虽然记录“帐簿”义的“账”字可能产生于清初,但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并未收入“账”字。民国以后,“账”字才正式进入字典。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字典》首次收录“账”字,释义为“‘帐’俗字”。19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音字典》初印本收录“账”字,注释为“音帐”。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字典》...
仔细琢磨一下,这种解释是颇令人费解的:不错,“粟”字的本义确实是指谷子,汉语中也有一个与“沧海一粟”意思相近的成语——“太仓一粟”,其中的“粟”字即是指“谷子”。可是,用京都太仓里的一粒谷子来比喻某物十分渺小顺理成章,而若要用“沧海”之中一粒“谷子”来作类似比喻则让人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