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古汉语动词演变为形容词有三条途径:一是及物动词通过反宾为主用法,发展为不及物状态动词,再发展为形容词;二是由不及物状态动词发展为形容词;三是通过“语用推理语义化”发展为形容词。在汉语史中,有一些动词发展为形容词不能用“结果状态焦点化”的认知动因来解释,如“重、堵、挤、飘、吵、闹、沉...
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产物,该机制旨在使语句具有原一致式无法比拟的语言效果,将名词化隐喻中“级转移”现象范围扩大至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研究应从聚焦英语名词化的范围扩充至各种动词化和形容词化。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化、形容词化和概念语法隐喻 作者:郭晶晶;刘云飞;肖惜 作者机构: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700;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 院,湖北 宜昌 443700;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700 来源:钦州学院学报 ISSN:1673-8314 年:2014 卷:000 期:009 页码:39-42 页数:4 中图分类:DH313 正文语种...
内容提示: .台州 师专 学报Jou r n alof Tai:houTe e ahe r sC ollegeV o l.1 7, No.2A P r.1 99 5期月 第汉 语动词( 形容词 ) 名物化( 名词化 ) 问 题研 究综 述胡 正 武提要动 词 ( 形容词 ) 充 当句 子的主语或 宾语 时,词性是否会产生 变化 ? 语言 学界 出现了“名物说”...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化、形容词化和概念语法隐喻郭晶晶, 刘云飞, 肖 惜(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700)[摘 要] 语言学界普遍从修辞角度出发,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界定为词类活用现象。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
而且英语中有些介词本身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具有动词的特征。因此,汉译英时,有些动词可以用介词短语来表达。例: 原文: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 译文: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___paper cuttings. (3)动词一形容词 汉语的一些动词也常常可以用英语的形容词来表达,这些形容词通常是与...
动词(形容词)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词性是否会产生变化?语言学界出现了“名物说”和“词性不变说”两种观点,现对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著录项 来源 《台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P.46-51|共6页 作者 胡正武; 作者单位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现代词汇; 关键词 名物化; 形...
可以的啊,名词做动词用的例子有很多的,比如“鱼肉”是名词,还可作为动词,“鱼肉百姓”,“教授”还可以做动词“教授课程”等等,形容词作动词用的也有很多,比如“潇洒”,很多人喜欢说,“让我潇洒一回”,周杰伦《发如雪》中有“凄美了离别”这句,这里的“凄美”也做动词,一般形容词做动词的...
汉译英时往往可以把汉语动词转化为英语名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各种词类。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
语法对汉语不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语文早就经历过千锤百炼而走向高级阶段了,成熟了,表达能力很强。而罂语语法倒是必须有的。是因为其表达能力差,如表达不够丰富,语句不够灵活,容易产生误解,必须人为地“强制矫正”说话者的说话规则,比如文字顺序、单词用法,都有强制性要求,否则可能会产生误解。罂语,有些动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