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琐言》卷一:“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汉西门侧有四眼井,北门桥转东有三眼井,进香河尽处有九眼井,红纸廊转北有三道高井,小英府后街有方井,颜料坊内有凤凰井,四象桥转东有邀贵井,江宁县署后有金沙井,皆以井著名。”其中,保存至今的唯有汉西门四眼井。 ...
南京的汉西门,也被称为石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内城门之一。这座城门坐东面西,由两道瓮城和三通城门组成,城门内还有一条名为汉西门大街的街道。汉西门在历史上一直是南京城防的重要关口,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门。明代时期,汉西门进行了改建,变成了福船型(鱼腹型)的内瓮城城门。虽然...
汉西门现位于汉中门广场内,城门坐东朝西,由两道瓮城、三通城门组成,门内有汉西门大街。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南京大牌档(夫子庙平江府店) 4.5 分 1698条点评 ¥74/人 江浙菜 "复古的茶楼风貌,可一站式吃遍南京名点" 直线距离3.3km 南京金陵饭店·梅苑 4.8 分 454条点评 ¥386/人 江浙菜 "42载承继...
故坊间流传“ 汉西门里,只出龙衣不出材(财)”的俚语,用来比喻某人人吝啬。 (第七张) 有人说,古四眼井建于南唐;也有人说,它是明代工匠建汉西门的时候用来“镇门”的,本来是一眼井,后来用的人多了,另外挖了三眼泉,形成了四眼井。光绪二年(1876年),清江宁府派人修葺。甘熙...
汉西门又名旱西门,早期名为石城门,目前位于南京汉中门广场里。汉西门可以追溯到孙权时期,见证了南京1800余年的沧桑更迭也留下来无数的人文史话。公元212年,孙权在原楚金陵邑基础上加建石头城,并于最南端开城门“石城门”。据史书记载,东吴后主孙皓,面对晋大将王睿攻城,束手无策,命人抬着棺材和自己到石城门...
南京的汉西门,也叫石城门,因为离孙权建的石头城不远,所以得了这个名字。这个城门坐东朝西,正好在秦淮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超级重要,简直是南京城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汉西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时期的大西门。到了明朝,朱元璋扩建加固了这座城门。因为西面有水西门主要是水路,汉西门则是陆路,所以民间习惯称之...
石城门(汉西门)今 今汉西门(亦称旱西门),位于南京城西(民国时期开筑的汉中门稍南,现保存于汉中门市民广场),坐东向西。城门顶部长37米,宽32米(含雉堞厚度)。南唐时称大西门,沿袭宋元,朱元璋下令改建西门后,因城门可遥望石头城,遂定名石城门。《南都察院志》称:“本门冲繁。南至三山门界,北至清江门(即清凉...
金陵影像:南京汉西门 南京汉西门,又称石城门,为南京明城墙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现位于汉中门广场内。汉西门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汉西门为五代杨吴天在915年所建金陵府城的大西门,即南唐建都后江宁府城的大西门,并沿用至宋、元。1336年明太祖朱元璋扩建应天府,在此基础上加筑瓮城,改建后...
📚汉西门,这座位于南京市虎踞路的古老城门,不仅是金陵古城的重要门户,更是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汉西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门,历经多次修建与扩建,最终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瓮城结构。从南唐都城时期的大西门,到明朝的石城门,再到民国时期的汉中门,汉西门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汉中门广场里的汉西门 汉中门大街是南京市区的重要交通干道,至于路名中提到的“汉中门”在哪,熟悉周边的人不禁联想,在汉中路与汉中门大街交叉口边的汉中门广场里有一古城墙遗迹,想来便是汉中门了。其实不然,汉中门广场里的乃是汉西门,真正的汉中门近五十年前就已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