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至少在表现上来看,汉献帝禅让是一件非常体面的政治活动。为了记录此事,曹丕下令工匠制作受禅表碑,此碑全称为《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也被称为《百官劝进表》《受禅碑》,镌立于魏黄初元年(220年)。《受禅碑》如今存于河南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址上,碑高322厘米,横102厘米,厚28厘米,呈圭形,上...
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 "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公元220年12月10日,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逊帝刘协为山...
曹丕登基后,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建立汉朝宗庙,继续汉朝礼仪。曹丕激动地对汉献帝说:“我跟你一起享受天下。”14年后,汉献帝去世,善终,魏明帝曹睿甚至为汉献帝举办了天子的葬礼。从这一点来说,汉献帝算是结局较好的亡国之君。有人认为,汉献帝之所以要主动禅位,是因为他禅让与否,都不会影响...
"革命"往往是指用暴力手段推翻前一个王朝的统治,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前一个王朝因为胡作非为,已经失去了天命而被推翻,新王朝是建立在否定前朝统治合法性的基础上的。而"禅让"就温和了许多,汉献帝之所以要把皇位让给曹丕,名义上是因为曹丕更具有德行,人心归附,因此拥有了统治天下的资格。 禅让是通过"和平"的形式进行的...
很多人认为曹操篡汉,这种说法正确吗?220年12月11日:魏王曹丕要求汉献帝禅让帝位并建立曹魏,至此东汉正式灭亡而进入三国时期。站在今天角度来说,曹操没有篡汉。实际上,篡汉的是司马昭,同曹家没什么关系。我们从头来说。东汉王朝持续了大约200年,最终进入了王朝灭亡期。中国封建王朝的规律始终是固定的,就是...
不少人觉得曹操篡汉,这说法对吗?220年12月11日,魏王曹丕让汉献帝把帝位禅让出来,然后建立了曹魏,打这起东汉就彻底完了,三国时期开始了。从如今的视角看,曹操并未篡汉。其实啊,篡汉的是司马昭,这事儿跟曹家可没半毛钱关系。咱们从开头说起。东汉王朝存在了差不多200年的样子,最后步入了王朝的灭亡...
那就等于默认是曹丕的臣子。而这显然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结语:汉献帝禅让于曹丕,其实,就等于刘姓嫡系正统代表的汉朝,已经完蛋了。而刘备的称帝,是等于大汉的重生再造,并不是继承于汉献帝。如果刘备愿意,也可以叫大蜀。所以,刘备的季汉,也是正统。尽管他和献帝的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知漫谈# ...
后来历史走向表明,曹魏代汉一事进行得异常迅速:曹丕嗣魏王之位后改元延康,同年十一月便受禅称帝。汉献帝是如何将自己的帝位禅让出去的,曹丕又是如何“顺天应命”成为新朝代第一任君主的呢?四份禅位诏书留下了答案。魏文帝曹丕 代帝王书:卫觊笔下的禅位诏书 就在许芝上呈《条奏魏代汉谶纬》的第四天,汉献帝...
汉献帝让了15次位曹丕才接受,汉献帝是自觉自愿禅让的吗 “禅让”这事,在历史上也不是汉献帝独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燕王哙就为了图个尧舜之名,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而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后,曹丕得意洋洋地说:“舜、禹之事,朕知之矣!”这话的意思还真值得玩味。那么,汉献帝当时是不是真想禅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