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统一为篆体,民间则胜行隶书
民间流行的字体是隶书,官方正式的公文还是用篆体的,但史记是体巨著,应该是有隶书写的吧,因为隶书简单好看点,而且,写出了也相对方便。
从有明确纪年的居延汉简看,汉武帝晚期和汉昭帝时代还是草率的隶书,汉宣帝和汉元帝时期草书的意味已非常浓厚,汉成帝时的简牍已是相 发布于 2023-11-12 20:11・IP 属地北京 1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志勤 。原来草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一直以为是先有楷书,行书才有草书的。
小五铢约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铸,俗称“鸡目钱”、“鹅眼钱”,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汉钱币中,有汉代文献记载的小型五铢钱,这种钱及钱范出自西汉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其中,汉宣帝杜陵一号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确切纪年的一例。小五铢面文“五铢”,铸造精美,面有周郭,无好郭,...
故宫博物院展出的一百余件国宝之八:“晋归义羌侯”金印尺寸:高3.0厘米,边长2.3厘米印为金质,驼钮。阴文小篆“晋归义羌侯”五字,字体方正,布局严谨,笔画平直,呈现典型的晋代官印文字风格。氐、羌是生活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区的古老民族 - 赏古文案馆于2022031
本题考查甲骨文百家争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百家争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本题考查甲骨文百家争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百家争鸣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等相关史实
1、汉武帝时期是隶书发展的转折时期,此时隶书由古隶阶段向汉隶阶段过渡。至汉宣帝时期,汉隶完全成熟,五凤元年简(汉22)和定县竹简(汉23)是其典型形态。2、大约于汉成帝阳朔年间,隶书又产生一种新体——八分。西汉末年的尹湾名谒木牍中,八分已相当成熟,但在我们的编年资料中,八分还少量地在较宽的木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