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于汉高祖五年(丁巳,前203),汉后少帝四年(丙子,前180),汉后少帝被杀,刘恒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汉孝文帝,以前179年(丁丑)为汉孝文帝元年。 孝文皇帝,是汉高祖的第四子,母亲是薄姬。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诛杀陈豨,平定代地,就立他为代王,定都于中都。代王十七年(公元前180年)秋,吕后去世,诸吕图谋政变...
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于公元前180年即位,是为孝文帝(即汉文帝),庙号太宗,西汉正统第三代君主。二、即位经过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随着凶残嗜杀的吕后病逝,掌握着朝政大权的诸吕势力,在太尉周勃及丞相陈平的谋划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代王刘恒,时年23岁,由于其...
纵观汉文帝执政的23年,在他的表率下,整个社会都崇尚节俭。曹丕曾赞道:"文帝慈孝,宽仁弘厚,躬修玄默,以俭率下,奉生送终,事从约省。美声塞于宇宙,仁风畅于四海。"有人说他作秀,但是能将"秀"做一辈子,也不是谁都有这个毅力的。汉文帝就能做到一生节俭,可见他是真心为之的。汉文帝脾气很好,对谁...
解析 有两个孝文帝,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北魏孝文皇帝(467年—499年),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另外一个是汉孝文帝刘恒(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汉族,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汉文帝后七年... 分析总结。 有两个孝文帝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北魏孝文皇帝467年499年鲜卑族姓拓跋名...
孝文帝,刘恒,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196年,刘邦大破陈豨军,定代地,刘恒被立为代王,都平遥,十七年。公元前180年,吕后崩,暗波涌动。吕产、吕禄为首的“吕家军”,欲夺“刘家天下”,陈平、周勃、灌婴、刘章等人,合谋团灭“吕家军”。天子虚位,重臣商议:代王刘恒,母慈子孝,最适宜成为:宗庙继承人...
汉孝文帝,名刘恒。生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也是楚汉之争最后一年,比汉孝惠帝年幼7岁。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恒被封为代王。高后八年(公元前180)继承皇位。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7月6日),驾崩于未央宫,庙号太宗。这里加一句话,后元并不是年号,此时还没有年号存在。前元十六年,孝文帝“得...
北魏的谥号以双谥为主,基本上不省略,然而在孝文帝之后,北魏末年,由于对孝文帝的崇拜,形成了“孝”...
汉文帝刘恒,论获得帝位的运气,确实逆天,不说是中华历代皇帝中运气最好第一人,起码也是之一。也只有晋元帝司马睿、宋理宗赵昀、明世宗朱厚熜等寥寥几位,获得帝位的命数能与汉文帝相比。但是,汉文帝之所以能够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不仅仅是凭借着无与伦比的运气,他同时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异于常人的...
有人建议依照鲜卑旧俗给冯太后迎神。然而,经过冯太后的言传身教,孝文帝的精神世界已经浸润着浓烈的汉文化。他说:“若能以道事神,不迎自至;苟失仁义,虽迎不来。”实际就是按儒家之典制办丧事。清人王鸣盛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十分费解,批评孝文帝“愚孝”。实际上,孝文帝是在为自己的改弦更张造势。
汉代的孝文帝是一个话不多的人,脾气还很好,特别能忍。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有城府,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怎么能没点城府呢?在历史上,汉文帝名声不显,功绩不大,既不像汉高祖那般平定天下,也不像汉武帝那般开疆扩土,他似乎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建树,顶多就是史书上记了一笔“文景之治”,再无其他。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