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靖边汉代墓葬群132处,唐代墓葬群10处,总计汉唐墓葬超过万座。这么多墓葬,在一个县级区域数字可谓惊人,而且墓葬等级之高、规模之大、器物之多、之精美,实属世之罕见,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0件(组)!根据已经出土墓葬的规模、...
如前述南方地区东汉至东晋南朝墓葬中的佛像基本出自社会中下层墓葬中,上层社会的墓葬中是罕有踪迹的,比如东吴朱然墓是没有的;南朝墓画像砖上的佛教象征物在襄阳、余杭等地发现较多,虽然墓葬的等级也比较高,但都在京畿之外,而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建康地区基本不见,说明建康的佛教活动主要限于寺庙中。
一、墓葬设计 在汉唐时期,墓葬设计的特点是注重曲折、多变,富于变化性和丰富性。墓葬设计不再以圆形墓为主,而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墓建筑形态。例如,唐代的坑墓,以相对规整的矩形墓室为主,同时也有规则不定的墓道、凸台及孔洞等。二、墓葬形制 墓葬形制是指墓穴和陪葬构筑物的组合形态。在汉唐时期,墓葬形制的...
王煜老师首先说明汉唐墓葬图像研究具有很多层面和维度,然后介绍了自己研究的三个关键维度(即知识、观念与制作)及其关联。其中,汉唐时期墓葬图像体现的“思想观念”是研究的目标,“知识”是实现研究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制作”则是研究的变量。 ...
二、汉唐墓葬的生死对决 汉墓和唐墓就像是两个性格迥异的保险柜。文献上说,汉代的墓葬常常是深挖竖穴的“黄肠题凑”,那巨大墓坑里层层夯土,简直像千层糕一样,而核心的墓室一般都是木质的。就像在《盗墓笔记》里提到的:“只要找对位置下重铲,破开夯土,就能看到棺材板。”这样的结构让汉墓成了盗墓贼心中的...
他指出,本次研习会主要以研究汉唐墓葬制度考古博士研究生作为主讲人,内容丰富,对墓葬礼制的研究者们给予了启发,也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和思路。研习会这种形式,类似日本一些学者办的读书班,将相关学者集中起来研究一些课题,效果显著。他希望四川大学汉唐考古博士生研习会,能像那些读书班那样十几年、几十年地持续...
盗墓行当自古讲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北方黄土地带,一种形似半截水管的特殊铲具,始终是盗墓贼的命根子。这种最初由洛阳农民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经过百年改良,竟衍生出针对不同朝代墓葬的"兵器谱"。现代盗墓贼的背包里,螺纹钢管拼接的重铲能像穿山甲般直钻地下十米。考古资料显示,这类改良后的...
汉唐墓葬的基本特征 汉代墓葬特点: 汉代墓葬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一种是在竖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侧掏出横穴作为墓室,称土洞墓或洞室墓。另...
读《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随笔 (一)絮语 本书作者郑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郑岩先生是我知道的即为著名的艺术史家之一,巫鸿。郑岩、李清泉,这几位都是大名鼎鼎,去年经朋友推荐阅读这本书,…
但艺术室内,最吸引人的要属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李寿的墓葬石刻,李寿对于自己陵墓颇有艺术讲究,其墓志为罕见的兽首龟形,这在国内目前所发现的只有两件,十分珍贵。但博物馆内所陈列只是仿品,其真品藏于库房。因此许多游客见到这兽首龟形的时候,都喜欢摸一下,久而久之兽首十分圆滑发亮。 在其身后的石椁为一歇山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