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元宵》作为李清照词作中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它不仅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的独特艺术风格,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
《永遇乐•元宵》①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①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②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④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注...
永遇乐 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
这首《永遇乐》通过元宵节的今昔对比,抒发故国之思和国破家亡饱经忧患后的愁苦情怀。 上片写元宵盛况。开头两句先以景物烘托节日气氛:落日象熔金一样光辉灿烂,晚云好似白璧相合连成一片。霞光夕照,景象迷人!可作者却凄然发问:“人在何处?”面对临安表面繁华景象,词人恍若置身“中州盛日”,一时间竟不知自己身在...
古诗永遇乐·元宵翻译赏析 《永遇乐·元宵》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
《永遇乐·元宵》李清照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像熔化的金水一般灿烂耀眼,暮云像碧玉一样晶莹鲜艳,然而,这美丽的景色却无法让词人感到愉悦,她发出了“人在何处”的感叹。这里的“人在何处”,不仅是对当下所处之地的疑问,更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她想起了曾经的汴京,那里是...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 ①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②,捻金雪柳⑨,簇带争济楚 ④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 ①中州...
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永遇乐·落日熔金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便是元宵节。元宵节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便出现了,到唐代已经盛极一时。古人特别钟情于元宵节,因为这一天可以通宵达旦地欣赏各式花灯。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有很多,在元宵佳节之季,我们不妨欣赏李清照在晚年写的这首《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