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慕。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后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然而...
永遇乐•京口①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②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③住。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⑦下,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⑨老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译文对照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辛弃疾对家国山河的深情厚谊、对英雄人物的追崇敬仰以及对南宋朝廷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上。词中,辛弃疾通过描绘京口北固亭的景致,回顾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孙权、刘裕等,表达了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敬仰和怀念。 同时,词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
【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
我们今天来读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古城名,在现在的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京口。北固亭,原是东晋重臣蔡谟在北固山上建的军事用楼,后来崩坏,上边只剩小亭,称北固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仲谋就是孙权,为什么辛弃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