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嘉之乱已露端倪时,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着意于晋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晋惠帝中毒身亡后,司马越拥立司马炽、杀司马覃,借以打压羊皇后的势力;不久司马越与晋怀帝司马炽又矛盾激化,于是他在外安插党羽、在内威逼晋帝,结果既因所托非人使洛阳失去屏障,又因心怀不臣加剧晋廷内部矛盾,并且未能及时对刘渊和石勒进行...
“永嘉之乱”令西晋王朝贵为天子的两任皇帝在异族政权下受尽屈辱,丧失了尊严和生命。胡人政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大肆杀戮,使“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手无寸铁的西晋百姓,更是在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中,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312年,刘曜兵败退出长安时,“乃驱掠士女八万余口退还平阳。” 3...
从宏观层面看,永嘉之乱使北方经济完全崩溃,大一统的中国再次走向分裂,从此中原地区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先秦以来以汉民族和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华文明被摧毁重塑。永嘉之乱:八王之乱和胡人内迁,司马皇族作出的恶果 永嘉之乱爆发的原因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层面分析,胡人内迁是外因,是表面因素,八王之乱...
北方彻底沦陷为胡人的统治,中国由此进入大分裂时代。刘渊 结语 造成永嘉之乱的因素是多样的,统治集团的大混战是重要原因,长达十六年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西晋积蓄的力量,进一步激化了自晋武帝时就已严重的各势力间的矛盾。宗室诸王间的混战为胡人势力的增长提供时机,致其成为永嘉之乱和灭亡西晋的利刃。
【结语】永嘉之乱的形成原因挺多的,统治集团的大混战在其中很关键,这场打了十六年的仗,把西晋攒下的力量给大量消耗掉了,也让晋武帝那时就很严重的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激烈了。宗室诸王相互混战,这给了胡人势力发展的机会,使得他们成了引发永嘉之乱以及搞垮西晋的一把锋利刀子。
于是就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屠杀和破坏。纵观历史,民族的融合就是一部血泪史,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不能否定的。一个王朝能够长久治安,那么民族的融合就非常温和;一个王朝如果大乱,那么民族融合就如同暴风骤雨。归根到底,西晋的永嘉之乱,还是司马氏自己搞乱了天下,这一点怨不得别人。
永嘉之乱,灭西晋的最后一击。“永嘉”作为晋怀帝司马炽在位期间的年号,因为那场在位期间的动乱,后世将它称为“永嘉之乱”。公元311年,中原地区的匈奴刘氏政权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使得西晋的主力消耗殆尽,最终在公元316年宣告灭亡。那么,导致“永嘉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是八王之乱对西晋根基的破坏...
【成语】:永嘉之乱 【拼音】: 【简拼】: 【解释】: 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年号(307-311)。永嘉五年(311),刘聪攻陷洛阳,俘晋怀帝,中原大乱。永嘉十年(316),刘曜攻陷长安,俘晋憨帝,西晋灭亡,历史上称为“永嘉之乱”。《晋书.孝愍帝纪》:“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
答:永嘉之乱是永嘉五年(311),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自东汉以来,原来分布在北方和西北方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内迁。八王之乱加剧了内迁各族的民族矛盾,到了永嘉时期(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各族人民纷纷进行反晋斗争。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 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