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 yǒng lè dà diǎ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yǒng lè dà diǎn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成祖命解缙等辑。始于永乐元年(1403),成于永乐六年(1408),辑入各类图书七八千种,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
《永乐大典》原本的下落至今成谜,有人认为消失的《永乐大典》原本点亮西方文明,成为西方崛起重要的原因之一。为何会这么说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明朝举国之力编撰百科全书,朱棣亲自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脉之一,曾经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后母戊大方鼎和《永乐大典》哪个更重...
冯梦祯在《与周叔宗》一函中提及《大典》:“类书事须得博采群书,秘阁中有《永乐大典》,卷帙最巨,此可采也。”此函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且在三月初离任前。考量万历二十五年六月,宫中发生大火,导致皇极、中极、建极三殿焚毁。次年年初,冯梦祯即作《与周叔宗》,未言及《大典》因前一年宫中大火遭焚...
到光绪十一年(1885),“《永乐大典》今存于翰林院者仅八百余册”。近代藏书家傅增湘(1872—1949)。光绪十八年(1892),傅增湘在《藏园群书题记》里记载,当时翰林院的《永乐大典》“存八百七十册”庚子劫难本已在翰林院里命悬一线的《永乐大典》,在庚子年(1900)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里又遭到致命打击。1...
永乐年间,明成祖敕令大臣解缙,组织3000文士,历时5年,编纂成《永乐大典》。它辑入了明以前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戏剧、平话、天文、地理、医卜、农工技术以及道教、佛教等各方面的著作。全书共22937卷,约三亿七千万字,装成11095册,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它按韵目编纂,分列单字,每一单字下,...
然而,在世界各地现存的所有《永乐大典》遗本,包括一些残页在内,都是当年重抄的副本,特征十分明显:纸张是嘉靖年间特有的白棉纸,书后还有抄书生、重录总教官的名字。体量如此巨大的煌煌一部《永乐大典》正本,即便遭到了什么劫难不幸,怎么会连一张纸也...
《永乐大典》问世于南京,大部分时间都存贮在北京,自咸丰末年开始大量散失,至光绪三十年(1904),翰林院仅存64册。而这64册,便是现在国家图书馆所藏《大典》的基础。逊清期间,因《大典》属于皇家旧藏,故而很少进入公共流通领域。以此之故,上海与《大典》的故事,也便是从民初开始的。上海自开埠以来,华洋...
在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中,一册《永乐大典》竟被拍出了3200多万的高价。这本书籍藏着怎样的秘密?《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时期,共有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其中一共汇集了七八千种图书。当你看到这些数字时不由得咂舌,古人真是太厉害了,一本书竟然有上亿的文字,这得花费多少的时间才可以看完。当...
曾经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上,两册《永乐大典》更是拍出了6490万的天价!而一册就相当于3200多万!那么《永乐大典》为什么具有如此高的价值?其中是否隐藏着西方崛起的秘密?《永乐大典》的诞生 “序百王之转,总历代之典。”《永乐大典》的成书,对于朱棣,对于整个明朝,甚至是自先秦以来的中国诸子百家,都是...
没有《永乐大典》就没有西方文明,“永乐大典”这四个字直译是Yong Le's total,你再读读,就会发现它的读音近似于Aristotle,Aristotle是谁呢?其实就是亚里士多德。经过这一番缜密的推理后,我们就能推断出“永乐大典”=亚里士多德,像以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其实根本就不存在,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从《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