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10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七年正月,在天下朝觐官员一千五百四十二人参加的“陛辞”仪式上,皇帝向全国各省直至各县级官员,再次重申:“比者营建北京,国之大事,不得已勤劳军民。尔等宜善加抚恤,无为贪酷以重困之。”(《明太宗实录》卷八七)说明在永乐七年的时候,为营建北京征调力量遍及了全国。所以可以认定“永乐四年”是营建北京开始的标志。
1【题目】【题目】6.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与日本订立了“永乐勘合贸易协定”,日本以朝贡的名义把自己的产品无代价地献给明朝皇帝;而明朝宫廷接受这些贡品后,要回赐几倍甚至数十倍于贡品的物品,而且还要允许日本在中国出售随贡品运来的其他物品。【题目】6.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与日本订立了“永【题目】6.永...
《推背图》是唐代李淳风、袁天罡撰道教典籍。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融合了易经学、天文学、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 《推背图》构建了一个中国和世界历史是按照:“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一历史观而命定式发展的理论体系。
永乐四年秋丁适庙学修理完美喜而有赋明 • 陈琏 收藏 • 竖排皇明重儒术,声教轶黄唐。滁实畿甸郡,庙学启堂堂。属兹修饰后,藻绘倍焜煌。维时仲秋初,丁祀礼有常。钟鼓宿在悬,佾舞俨成行。牲醴既嘉旨,黍稷复馨香。僚采严祀事,冠佩来跄跄。匪侈仪物丰,所贵诚意将。予时躬裸奠,虔虔靡或忘。神灵...
永乐四年经 殿试 赐进士出身。平时在家中,布衣素食,不入州府之门。将要进京选授官职,州府官吏送给他路费和物品,鲁穆说:"我将要入仕,还没有为众人谋利,竟先危害州里吗?"没有接受。除授御史。仁宗监国,鲁穆多次上密奏言事。汉王官吏校尉多违法干坏事,人们敢怒而不敢言。鲁穆上奏章弹劾,没有答复,而由此刚直...
永乐四年:朝廷地方联手救深州旱灾 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至八月期间,深州等地遭受了沉重的旱灾,百姓陷入了缺粮的困境。为缓解这一危机,朱棣皇帝下令户部紧急调拨粮食和赈济款项,以援助受灾的民众。户部在灾情发生后迅速行动,准备了救灾物资。他们从各地的仓库中调集足够的粮食,并组织了专门的运输队伍,将粮食...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
#历史云讲堂# 永乐四年(1406年),齐王朱榑因骄纵不法,被废为庶人,藩国撤封。 借着修理朱榑,朱棣顺势立下新规矩:藩王不能领兵打仗、藩王不得擅离封地、藩王非奉诏不得入京,二王不得相见... 这些新规矩...
是文化的承载者,是历史的见证者。在永乐四年,故宫的建立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巅峰,更是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复兴。它如同一座永恒的灯塔,照亮了历史的航程,指引着后人追寻那段辉煌的记忆。让我们在这座历史的殿堂中,感悟那份厚重与辉煌,铭记那段光辉岁月,愿故宫的印记,永远铭刻在每一个热爱历史与文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