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减小有机物分子量,产生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有利于后续的好氧段处理. 原理:水解酸化一种生物氧化方式,在没有外源最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细胞对能源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与内源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相耦合,一般并不发生经包含细胞色素等的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和电子传递磷酸化,而是通过底物(激酶的底...
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有利条件。在水解酸化过程中,复杂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如挥发性脂肪酸等,这个过程称为水解酸化。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减轻负担。
一、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 水解酸化池是一种生物反应器,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水解:水解是指有机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在水解酸化池中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质的过程。在水解酸化池中,通过调节pH值和温度等条件,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
1. 降解效率高:水解酸化池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可以高效地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易于处理的物质,从而显著降低出水中的COD和BOD等含量。 2. 节约能源:水解酸化池需要一些能量来维持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相比生化池等设备耗能更少,可以提高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能源利用...
2、水解酸化池的作用:(1)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2)去除废水中的COD:既然是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那么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所以必定有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3、水解酸化池的运行过程: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降解阶段和甲烷化阶段。在水解酸化...
一、水解酸化池的原理 水解酸化池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进行分解。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酶,将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较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同时,这个过程还伴随着有机物的产酸阶段,即所谓的“酸化”。这种转化的物质更...
水解酸化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厌氧发酵,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同时去除氨氮、凯氏氮和总氮。在实际运行中,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分别为4.4小时和6天,能够有效去除42.34%的氨氮、40.1%的凯氏氮和37.92%的总氮。尽管同化去除率较低,但水解酸化池的存在有助于提高...
废水处理中水解酸化池原理和作用 水解酸化池原理: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后,水解池出水中的氨氮含量高于进水中。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水力停留时间为4.4小时,污泥龄约6天,水解酸化池氨氮的平均脱除率为42.34%,凯氏氮脱除率为40.1%,总氮脱除率为37.92%。
酸化池在污水处理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本文将深入探究酸化池的工作原理,阐明其对污水处理的贡献。 水解阶段 酸化池的第一阶段是水解,在这个阶段,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细菌和古细菌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氨基酸、长链脂肪酸和糖类。这些微生物分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