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主粮作物,也是作物遗传、发育、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功能等研究较为成熟的模式物种,而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稻米的品质、营养与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受到关键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调控。因此,利用特异水稻种质资源,克隆水稻粒型关键调控基因并进行功能机制解析,是开展种子精准设计育种,选...
2 水稻粒型相关QTL的研究进展 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研究人员利用目标表型间差异明显的品种通过F2群体、BC群体、DH群体、RLIs群体、CSSL等遗传群体,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定位了超过600个与粒型相关的QTL,与粒长、粒宽相关的QTL最多,而与粒厚相关的QTL最少,并克隆了一些对水稻粒型具有显著作用但不影响植株形态基...
近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李绍清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 8.2)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ES1 genes involved in grain size development of Oryza sativa L.”的研究论文。BRI1-EMS-SUPPRESSOR1(BES1)转录因子在油菜素...
目前多个信号途径通过调控水稻颖壳的发育调控水稻粒型,主要包括:泛素-蛋白酶体途径,G蛋白信号途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途径,植物激素和转录因子等调控途径.将粒型的基础研究转化为实践应用,对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水稻粒型调控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几种调控因子的遗传和分子...
水稻粒型基因研究进展及应用 www.caaj.org 农学学报2020,10(12):21-25 Journal of Agriculture 0引言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的消费品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第一次绿色革命时利用矮秆基因Sd1对水稻株型 进行了调整,再加之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得水稻产量 大幅度...
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在水稻粒型和株型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揭示了MAPK级联途径和BR信号途径参与调控水稻粒型和株型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MAPK级联途径在调控水稻粒型和株型中的重要意义。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刘智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梅恩阳博士和田晓杰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
分子育种 水稻粒形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水稻 粒形 基因 克隆内容分析 文献信息 引文网络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文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QTL水稻粒型育种应用调控途径 关键词热度 水稻 相关文献总数 87549 (/次) 1,00002,0004,0006,000L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
然而,目前对于BRs信号通路与水稻粒型调控的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有待进一步扩展。因此挖掘调控水稻粒型的关键基因,深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为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JIPB近日在线发表了万建民院士团队题为“Small and Round Grainis involved in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pathway that regulates ...
万建民院士团队长期以来在水稻株型、育性、粒型、抽穗期等产量相关性状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在Nature、Science、Nature Plant、Cell Research、PNAS、The 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这些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优异基因挖掘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将为水稻高产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基因资源和种质材料,为保障国家...
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主粮作物,也是作物遗传、发育、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功能等研究较为成熟的模式物种,而粒型是决定水稻产量、稻米的品质、营养与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受到关键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调控。因此,利用特异水稻种质资源,克隆水稻粒型关键调控基因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