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干尖叶线虫病是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孕穗后症状最明显的疾病。[症状与病原]受害稻株,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孕穗后症状最明显。常见的症状是:剑叶或剑叶下一\二叶尖端1-8厘米处出现黄褐色半透明的捻曲,后变成折色干尖。病健交界处,常有一条弯曲的深褐色的办纹,也有病株界纹不明显而类似自然枯黄。此外...
- **苗期防治**:若苗期发现病株,可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同时用上述药剂的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止病害扩散。- **穗期防治**:在水稻抽穗前后,也是防治干尖线虫病的关键时期。此时可选用2%阿维菌素乳油1000至15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000至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重点喷施稻穗部分,以控制病害发展。#...
病谷内的线虫,大多集中于饱满的谷粒内,其比例约占总带虫数83%~88%;秕谷中仅占12%~17%。雌虫在水稻生育期间可繁殖1~2代。四、预防措施 1、严格进行检疫,稻干尖线虫是种传病害,稻种调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实施检疫是防治该病的主要环节。2、选用无病种子,在无病区或无病田选留无病...
水稻干尖线虫病 水稻干尖线虫病 汇报人:日期:
水稻干尖线虫病的病原是线虫,主要侵害水稻的叶子及穗部受害后出现病害症状,所以称为线虫病。我国主要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症状识别:秧田受害,一般在4~5片真叶时开始出现症状,叶片尖端约2~4厘米处逐渐卷皱,变色枯死。以后感病部位像纸捻子样,形成灰白色或淡褐色的干尖,与下面绿色部分界线分明,上面的...
干尖线虫病可通过土壤和种子带菌传播,连续种植的水稻田易出现连年 发病的情况。传播途径 土壤传播 干尖线虫病病原体可随土壤中的残体和灌溉水在田间传播,从秧苗根系或成株根系侵入。种子传播 带菌的种子是干尖线虫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线虫的种子在播种后,线虫会从胚乳或胚芽侵入,导致秧苗发病。01 干...
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唐建明将寒梅水稻减产的原因锁定在了两方面:干尖线虫和除草剂药害。干尖线虫,这种微小的线虫,常常潜伏在土壤中,不易察觉。它们会寄生在水稻的根系上,吸取稻株的养分,削弱其生长活力。如果秧苗在移栽前就已经感染了干尖线虫,那么整行秧苗都可能表现出不结实或者小穗头的症状,这与寒梅稻田的...
笔者:干尖线虫病在水稻上显症,病株通常上部三四张功能叶尖都有程度不同的枯尖、捻曲症状。水稻仅剑叶尖变薄、白化,其下部叶正常,而且穗发育无明显异常,一般不是干尖线虫病引起的。 如果抽出的穂正常,产量损失不大,因剑叶光合产生形成减少,会造成产量损失,但...
水稻干尖线虫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发病部位主要是叶和穗部。病株多在孕穗期症状表现最为明显,剑叶或上部第二、三叶片尖端1~8cm处细胞逐渐枯死,叶片变成黄褐色、半透明、捻曲而成干尖,渐成灰白色,在病健交界处有一条弯曲而明显的褐色锯齿状界纹。水稻干尖线虫以成虫和幼虫潜伏在谷粒的颖壳和米粒间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