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力中等的田块,密度为2-2.2万丛/亩,基本苗为7-8万株/亩。肥力较弱的田块,密度为2.2-2.5万丛/亩,基本苗超过9-10万株/亩。 粳型常规稻:早育秧,密度为2.5-3.5万丛/亩。湿育秧,密度为4-5万丛/亩。中海拔和高海拔地区,分别为2.2-2.5万丛/亩、3-3.5万丛/亩。 一、水稻插播适宜密度 1、杂交稻 (1...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合理密植能协调水稻单株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改善田间的温光条件,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质的累积,增加产量.栽插密度应根据品种类型、地理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形式等综合考虑.杂交稻、大穗型品种、肥力中偏上的田块和采用抛秧方式的栽(抛)密度偏稀,一般每亩大田...
二、不同类型水稻的密度标准 分蘖性强的常规籼稻在长江流域采用20cm×20cm规格,每穴3-4苗折合25万穴/公顷;抗倒伏型优质稻推行30cm×15cm宽窄行,基本苗控制在18-22万株/公顷。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应维持在6.5-7.0区间。 三、密度优化实践方案 1. 梯田种植区采用"密中心稀...
水稻密度是指每亩播种的水稻数量。一般来说,水稻密度要根据土壤类型、水稻品种、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的调整。对于早稻来说,密度较小一些,一般为120kg/亩;中稻和晚稻一般为135kg/亩或150kg/亩。 二、水稻种植应该控制哪些因素? 1.土壤条件 水稻生长需要良好...
在实际操作中,种植密度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水稻品种、生长期、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例如,对于早稻和晚稻,其种植密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时,不同的种植方式(如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等)也会影响最终的种植密度。 请注意,以上公式和系数仅为一种参考方法,具体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为了获得最佳产量...
根据苗茎穗粒关系,目前水稻高产的密植途径有“增穗” 、“增粒”、 “穗、粒兼顾” 3种: ①“增穗”途径 条件:早熟品种、迟栽小春田、瘦田、少肥、秧苗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等的地区或田块。 措施:采取适当加大密度,增加基本苗等相应措施,促进早生快发,以多穗获高产。 密度:27×104-30×104穴/hm2(1.8-...
水稻种植的适宜密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水稻的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气候状况、采用的栽培技术以及种植的具体目标。在确定种植密度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水稻能够健康生长并达到预期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贵州水稻“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荐,种植密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杂交稻品种宜采用18-20万穴/ha的基准密度 2. 常规稻在肥力中等地块适宜21-23万穴/ha 3. 分蘖期需结合叶面积指数监测进行动态疏密调整 五、技术集成方向 现代水稻栽培将密度参数纳入智慧农业决策系统,通过无人机遥感与变量施肥技术实现厘米级密度调控。
1. 优先采用当地农技站推荐的品种-密度匹配方案 2. 肥力中等田块首次尝试宜从下限密度开始 3. 连续三年固定密度种植后需轮换调整 科学的密度管理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可最大化土地产出效率。农户应结合自身田块特点,在专业指导下建立动态种植档案。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