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不断做优做强“水文章”,培育壮大“水经济”,加快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进展成效显著。节水优先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发言。来源:国新网 10年来,全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2.8%、58.2%,农田灌溉...
饮用水中镉污染可能来自镀锌管中锌的杂质和焊料及某些金属配件,食物是日常接触镉的主要来源,长期摄入可引起肾脏损害,吸入途径的镉具有致癌性,然而,没有证据表明经口途径具有致癌性。根据我国实际工作情况认为 0.005mg/L限值在我国是安全的,也是可以达到的。标准限值0.05 mg/L 铬广泛分布在地壳中,主要以三...
水利部总规划师 吴文庆:建设国家水网的目的,在于从国家层面进行通盘考虑,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在时间层面实现跨期调节、以丰补枯;在空间层面实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着力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引江济淮工程去年12月正式开启全线调水。作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主要目的...
水安全是指保障人类水资源的安全、有效与可持续的使用。它是一种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复合体系,用来应付整个水资源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为有效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良性的政策环境和保护措施。 一、水安全的必要性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普遍性使它在各个领域均有重要地位,是全球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年来,统筹推进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和各层级水网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水网的加快建设,将在更大范围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水利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亿立方米。其中,2022年以来新建设的大型引...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安全对于个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安全包括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是水安全的重要方面。这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包括建设水库、调水工程,提高...
守牢“水安全”着力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优化应急抢险协作联动机制,加强水库、河道堤防、在建水利工程、淤地坝等重点环节部位防汛检查和应急调度,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统筹旱情应对,科学调度抗旱水源,做好应急抗旱各项准备。从严从细抓好水利安全,认真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六项机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
要完善国家水网工程结构,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全面发挥国家水网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李国英表示,水利部门将锚定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总体目标,将《规划纲要》部署落地落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水利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近日,在以“提高水安全保障:气候变化下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系列沙龙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叶爱中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指出,温度升高、水循环加速并不意味着水资源的增加,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反而带来可利用水资源的减少,因此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