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体酸化抑制剂:氯喹是一种溶酶体试剂,可防止内体酸化。它积聚在细胞的酸性部分,包括内体和溶酶体。这种积累会抑制需要酸性 pH 值的溶酶体酶,并阻止内体和溶酶体的融合。氯喹通常用于研究内体酸化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例如细胞内 TLR 的信号传导。此外,氯喹会抑制自噬,因为它会提高溶酶体的 pH 值,从而抑制自噬体与...
溶酶体酸化,稳定性的改变 HCQ呈疏水,弱碱性,在血清的中性pH环境中呈无极性脂溶状态,因此能轻易穿透细胞膜进入胞质。当进入一个酸性颗粒如溶酶体后,HCQ易发生极化而带正电荷,不宜复出。当有腺苷三磷酸(ATP)泵不断把氢离子转运入颗粒内时,极化的药物逐渐在这些酸性颗粒中聚集至很高的浓度(颗粒内外浓度差可达100倍...
而氯喹恰好凭借其本身化合物的弱碱性,并且能够进入到溶酶体或内体酸性环境中,从而阻断了病毒这一过程。 也有报道显示,SARS-CoV-2 可以酸化溶酶体,而氯喹弱碱性可干扰这一过程,具体是通过抑制组织蛋白酶,而组织蛋白酶需要较低的pH值才能达到最佳活性。能够进入溶...
溶酶体酸化,稳定性的改变 HCQ呈疏水,弱碱性,在血清的中性pH环境中呈无极性脂溶状态,因此能轻易穿透细胞膜进入胞质。当进入一个酸性颗粒如溶酶体后,HCQ易发生极化而带正电荷,不宜复出。当有腺苷三磷酸(ATP)泵不断把氢离子转运入颗粒内时,极化的药物逐渐在这些酸性颗粒中聚集至很高的浓度(颗粒内外浓度差可达100倍...
也可以想象,在非网格蛋白介导的纳米粒子摄取中,PICALM可能起次要作用。此外,已知氯喹可防止溶酶体酸化,从而阻碍与内吞囊泡的融合。防止溶酶体融合可能会干扰上游的内吞运输,造成堵塞,阻碍物质有效地进出细胞膜。 氯喹对SARS-CoV-2的潜在影响 SARS-CoV-2与通常研究的合成纳米粒子具有相同的尺寸范围(60-140 nm)和...
作为一种溶酶体剂,CQ 可以防止内体酸化,这可能会抑制流感病毒内吞细胞进入10 , 11。因此,CQ被提议作为流感病毒的候选预防剂。然而,政府资助的临床试验表明对流感感染的预防作用不足12,这与我们的小鼠结果一致。 CQ 还可以通过 TLR 信号通路抑制先天免疫反应,并作为胰腺癌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的新型拮抗剂9 , 13...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消化的过程,在肿瘤发展中扮演着复杂角色,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癌症的发展。羟氯喹(HCQ)作为一种破坏溶酶体酸化和酶活性的自噬抑制剂,已被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尽管其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证据有限,但已有研究表明HCQ可以增强抗肿瘤作用。
羟氯喹药理作用较复杂,现在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羟氯喹具有调 节免疫和代谢、抗血栓、抗微生物和抗肿...[展开] 羟氯喹药理作用较复杂,现在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羟氯喹具有调 节免疫和代谢、抗血栓、抗微生物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 羟氯喹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①干预溶酶体的酸化,抑制蛋白水 解、趋化、...
如今,初步数据表明,氯喹会干扰SARS-CoV-2酸化溶酶体的尝试,并可能抑制组织蛋白酶,这要求低pH值才能最佳裂解SARS-CoV-2棘突蛋白,这是自噬体形成的前提。 氯喹还可能干扰M蛋白的蛋白水解过程并改变病毒体的装配和出芽。最后,在COVID-19疾病中,该药物可通过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或激活抗SARS-CoV-2 CD8 + ...
氯喹具有亲溶酶体和弱碱性,抗病毒活性的主要机制是干扰核内体酸化,可通过提高PH值,抑制病毒侵入的低PH依赖靶点。此外,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与人细胞表面上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细胞,而氯喹可能通过干扰ACE2而抑制细胞与病毒受体结合,阻断病毒侵入。 羟氯喹与氯喹化学结构、抗疟作用机制相似,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治疗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