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溶解表可知,氯化钠与纯碱的溶解度恰好相等时的温度所在范围是20℃~40℃。 (2)长期在液面以外的咸菜表面会出现白色晶体,是因为水分蒸发析出晶体,与夏天晒盐的原理一致。 (3)由溶解表可知,60℃时,纯碱的溶解度为46.0g,则取48克纯碱溶于100克60℃的水中,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有46g纯碱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
解析 23.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要获得氯化钠晶体, 不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 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冬天捞碱 ...
解答 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在20℃时,氯化钠与纯碱的溶解度均大于10g,所以均属于易溶物质;故填:易溶;(2)由于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所以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故答案为:因为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冬天气温较低,析出的是Na2CO3晶体,而...
(1)我们可以在自然中获得纯碱,我国北方有一些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当地居民冬天可以捞碱(碳酸钠),夏天可以晒盐(氯化钠),如图是碳酸钠和氯化钠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其中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温度为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不确定大小...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不同温度下相关的溶解度数据见表)。表中是氯化钠、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5.8 36.0 36.5 37.3 38.4 39.8 温度(℃) 0 10 20 30 …… 90 纯碱(克) 7.1 12.5 ...
A、由表格中数据可得,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能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40℃时,纯碱的溶解度为38.8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8.8g纯碱,所以40℃在100g水中加入40g纯碱时,只能溶...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氯化钠和纯碱 已知氯化钠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A.蒸发水分时,杯底能析出晶体 B.将液体降温时,杯底能析出晶体 C.加入
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一)原料岩盐水主要含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较多硫酸钠,以及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上述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1)根据所提供的溶解度数据,画出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2)10℃时由100g水配制得到的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g,...
D 【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盐,而不是碱,错误; B、冰和水都是水, 故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故是纯净物,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是无机物,错误; D、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冰和氧化汞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正确。故选D。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冬天捞碱”的原理是温度低于40℃时,随着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2)盐湖中获取的纯碱(天然碱)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现有标注为“纯度80%”的天然碱,要提纯碳酸钠,操作步骤如下:①在50g40℃的热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天然碱,配成40℃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不考虑不同溶质之间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