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IUPAC分类的六种吸附等温线(BDDT分类的I~V型吸附等温线和台阶形的VI型吸附等温线) 1 S. Brunaeur、 L. S.Deming和 W. E. Deming等基于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种类型等温线(BDDT),阶梯状的第六类为Sing增加(如图1)。其中以相对压力(P/P0)为横坐标,氮气吸附量(cm 3 /g)为纵坐标。 图2 ...
取吸附支的0.05--0.35之间的点,画一个BET曲线,也可以算出多点BET比表面积。取最高氮分压点对应...
从你的吸附等温线看,接枝聚合物的量并不大,而从孔径分布曲线上看比较大的介孔部分吸附量增加,说明...
2,吸附量在P/P0=0时不是很高,但在中压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看孔容的话微孔孔容率为57%,中孔...
我做的是介孔硅,在其表面接枝聚合物。为什么对两组样品做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是这个样子?而且为什么接枝之后的孔容是增大的? 写论文呢,不懂分析,急。。。 下载提醒:APP中打开可直接下载,点击下载 等温线.tif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分享至: 更多 今日热帖在
我们做材料比表面积测试一直会说测个BET,其实做的不是BET,是氮气等温吸脱附曲线,BET(Brunauer-Emmet-Teller)只是对N2-Sorptionisotherm中p/p0=0.05~035之间的一小段用算法对氮气等温吸脱附曲线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单层吸附量数据Vm,然后据此算出比表面积,最终我们拿到的数据,只有吸脱附曲线是真实客观存在的,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最可几孔径、总孔容数据,应该在分析结果表里吧!仪器会自动计算的! 4 评论0 举报 勼欢孤欢,电气(高压) 2018-04-07回答 属于iv型吸附等温线,有两个毛细凝聚发生的区域,分别在相对比压区0.4-0.6以及0.8以上,有两种孔道类型,分别集中分布在5 nm左右,以及10nm以上,滞后环可以归属为h2型!不知你的...
应该是属于IUPAC吸附等温线中的V型 可以说是介孔材料 hffsophie 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佑耳洞么么 at 2013-06-14 11:50:06 应该是属于IUPAC吸附等温线中的V型 可以说是介孔材料 多谢你的热情解答! 看着不大像V型的呀,V型的有吸附平台,我的都没有。。。 那我这个图算是有H3型的滞后环吗, 佑耳洞...
第一个孔径小(小孔的数量更多一些),孔体积也小、另外纵坐标单位一般用cm3/g。具体的数据分析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