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氮吸附脱附曲线中,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吸附阶段:氮气吸附在材料表面,随着吸附量的增加,曲线呈上升趋势。 2.脱附阶段:氮气从材料表面脱附,曲线呈下降趋势。脱附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快速脱附阶段,然后是缓慢脱附阶段。 3.脱附滞后现象:在脱附阶段,当氮气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脱附速率会明显减慢,...
01 将相应数据复制到Origin中,点击绘图模式。 图源:软件截图 02 得到一幅典型的氮气吸脱附曲线,接下来就是调整颜色。 图源:软件截图 03 点击线条,按点,映射:对应的Y轴数据,以Col(B)为例。 图源:软件截图 04 再点击颜色映射 ,对级别和颜色填充设置。 图源:软件截图 05 级别数值越大,数据变化越大,渐变效果越...
吸附曲线在低压端偏Y轴说明材料与氮有较强的作用力(I型,II型,IV型),材料存在较多微孔时,由于微孔内的吸附势强,吸附曲线起始时呈现I型,低压端偏X轴则说明材料与氮气作用力弱(III型,V型)。中压端多是氮气在材料孔道内部的冷凝积聚,还包括样品离子堆积产生的孔,有序或梯度的介孔范围内的孔道结构,介孔分析的来源...
目前大部分论文进行N2脱吸附表征的时候一般会给出如下数据: 氮气吸脱附曲线(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孔容(pore volume) 孔径分布图(pore size distribution) 平均孔径(Average pore diameter) BET比表面积(BET surface area) 孔容(pore volume) 平均孔径(pore size) 吸脱附曲线 孔径分布 孔径分布 ...
一、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的形成原理 氮气的吸附和脱附曲线是由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在操作压力和温度变化的条件下,氮气的量子效应受到抑制,氮气的温度改变了温度参数的调节,也改变了气体的结构本质;而在低压和温度环境下,氮气的量子化作用受到抑制,并且量子作用强度变小,随着操作压力和温度的增加,氮气的量子化...
通常,对于特定的吸附气体和吸附温度,H3,H4和H5回滞环的脱附分支在一个非常窄的P/P0范围内急剧下降。例如,在液氮下的氮吸附中,这个范围是P/P0~0.4-0.5。这是H3,H4和H5回滞环的共同特征。 防毒面具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微孔充填要取决于吸附分子与表面之间增强的势能作用的微观现象,发生在微孔内,相对压力很低的情况;而毛细凝聚则取决于吸附液体弯液面特性的宏观现象,毛细凝聚的必要条件为孔内能至少容纳下两层粒子,发生在中孔内,和中间相对压力下。以氮为吸附质,一般半径约在 1.6nm。
孔宽取决于吸附系统和温度,例如,在筒形孔中的氮气/77K和氩气/87K吸附,临界孔宽大于4nm。具有较小宽度的介孔吸附材料符合IVb型等 5、温线,脱附曲线完全可逆。原则上,在锥形端封闭的圆锥孔和圆柱孔(盲孔)也具有IVb型等温线。5. V类吸附等温线都有哪些特点?哪种多孔材料表现为V类吸附等温线? 在P/P0较低时...
一、氮气吸脱附曲线原理 氮气吸脱附曲线是利用氮气分子在固体表面和孔道中的吸附和脱附行为,通过测定固体材料对氮气吸附和脱附所产生的物理参数变化,来表征材料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手段。 二、测定方法 测定氮气吸脱附曲线通常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或物理吸附仪器,常见的有BET比表面积分析...
典型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的绘制过程如下: 1.将样品放入合适的吸附容器中,将容器内的氮气浓度调节到一定值,开始进行吸附实验。 2.测量样品在当前氮气浓度下的吸附量。 3.重复第一、二步,直到完成调节氮气浓度的所有实验。 4.绘制出脱附-吸附曲线,并从曲线上获得有关样品吸附性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