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血红蛋白与氧分子呈可逆性结合时,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亦称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或简称氧离曲线(ODC)。氧通过肺泡经弥散而进入肺泡毛细血管内,首先溶解于血浆,之后又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经循环系统供应至各器官组织。 在血液中,溶解状态与结合状态的氧维持着动态平衡,随着氧分...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反映在不同PO2下O2与血红蛋白的解离情况的曲线,同时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 该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在8~13.3kPa(60~100mmHg)之间时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可以认为是反映血红蛋白与O2结合的部分。这段曲线的特点是比较平坦,表明在这个范围内PO2的变化对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下列关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当血液温度升高时,曲线右移 B. 当2,3-DPG增多时,曲线左移 C. 当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改变时,曲线可左移或右
的相关曲线,称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氧离曲线受pH、PaCO 、温度和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影响。pH下降、PaCO 增加、温度升高和2,3-DPG增加,使氧离曲线右移,氧合Hb易释放氧以保证有氧代谢正常进行;pH升高、PaCO 下降、温度下降和2,3-DPG减少,使氧离曲线左移,氧合Hb不易释放氧,故可使缺O ...
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50倍,所以CO在极低的分压下,即可以取代O2与Hb结合。另一方面CO与Hb结合后可增加其对O2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妨碍O2与Hb的解离。因此,CO中毒既影响O2与Hb的结合,又影响其解离。实战5 SaO2正常,机体就没有缺氧吗?SO2表示氧合Hb占总Hb的比例,但是它没有反映血红蛋白含量对于氧...
SaO与PaO的相关曲线,称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氧离曲线受pH、PaCO、温度和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影响。pH下降、PaCO增加、温度升高和2,3-DPG增加,使氧离曲线右移,氧合Hb易释放氧以保证有氧代谢正常进行;pH升高、PaCO下降、温度下降和2,3-DPG减少,使氧离曲线左移,氧合Hb不易释放氧,故可使缺...
氧解离曲线是理解氧与血红蛋白(Hb)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这条曲线描绘了氧分压与Hb氧饱和度的关系,对于理解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生理机制至关重要。以下是氧解离曲线的详细分析: 氧解离曲线的左下段 🌬️ 当氧分压在40-15mmHg之间时,氧解离曲线的这部分最为陡峭。这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氧分压的微小变化就...
1氧离曲线上段曲线较为平坦,表明PO2的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其意义在于:当吸入气或肺泡气的PO2有所下降时,只要PO2不低于8.0 kPa,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仍能保持在90%以上,血液的O2足以供应代谢需要,不会缺氧。2 氧离曲线中段是HbO2释放O2 的部分,曲线走势较陡,说明氧分压的下降对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影响较大...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描述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的曲线。该曲线表达了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强度与氧分压(PO2)之间的关系。在该曲线上,血红蛋白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脱氧血红蛋白(Hb),其中氧合血红蛋白表示血红蛋白已经结合了氧气,而脱氧血红蛋白则表示血红蛋白没有结合氧气。 在曲线的初始段,当PO...
当体温升高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会右移。这是因为体温升高会增加细胞代谢活动,使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松弛程度增加,血红蛋白更容易释放氧分子,使解离曲线右移。 2. pH值的影响:pH值的变化也会影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当组织细胞产生酸性代谢产物时,pH值降低,使解离曲线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