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应用自主研发的视频、物联感知、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气象智能观测平台,支持接入高清全天空成像仪、雪深摄像机、气象传感器等监测设备,提供面向国家和区域的地面气象智能观测应用,实现对云状、云量、雪深、降水类、能见度、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数十种天气现象的智能
区站号是气象观测站的标识代码,由阿拉伯数字及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5位编码,单个气象观测站具有唯一的区站号。功能简介 气象观测,是研究测量和观察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大气现象的方法和手段的一门学科。 主要有大气气体成分浓度、气溶胶、温度、湿度、压力、风、大气湍流、蒸发、云、降水、辐射、大气能见度...
探访世界规模最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本报记者 侯颗 高温橙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今年首个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6月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多条天气预警,在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近日走进中国气象局,探访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部门,了解气象预警如何构筑防灾减灾...
汉代,据《西汉会要》记载,由太常掌管祭祀、陵庙、文化,包括天文气象。太常属官有太史令,具体负责天文气象,其属下有大典星、治历、望气、望气佐等官员,负责天文气象工作。汉代有建章宫和灵台两处观天观象场所,前者为王者亲自观天场所,后者为天文气象专职人员观测处。 ...
自动气象站,是指无需人工就能自动检测多种气象要素,并将数据实时发送给观测中心的气设备。它是填补小区域气象探测数据空白的重要手段。自动气象站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太阳能供电系统、立杆组成,可以监测风速、风向、降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气压力等多种气象要素。
国家气象观测站选址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家气象观测站选址时的站址要求,以及站址勘察、选址报告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新建选址和迁移选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此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机构和个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现行 正在执行有效 2017-12-29 颁布 2018...
该数据集汇总了1942年至今的全国约400个站点的逐日的气象指标。该数据的具体信息包括: 1.时间方面:该数据集的起始年份是1942年,数据持续更新,最新的数据是2024年3月11号的数据。 2.站点方面:早些年份的站点量较少,比如1942年全国只有1个站点,到了最近的年份,站点量就比较多了,2024年全国范围的观察站点一共有395...
10月17日,中国气象局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智能气象观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启动会。摄影:张奥光 目前,重点实验室打造“3个依托单位+N个联合单位”整体架构——建设依托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云集团),发挥气象装备产业优势;依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指导综合观测系统发展...
“不可能只通过一种设备就实现完备的气象观测。”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方翔介绍,天气雷达在观测目标尺度、目标要素和数据准确性验证等方面存在短板,需要多种观测设备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湖南湘西雷达。供图:田海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