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滞证诊断标准》(牵头人:陈家旭;承担单位:暨南大学)简介 气滞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之一,多见于许多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并为其始发证和基本证,常贯穿疾病始终,但辨证标准缺如,严重影响了证诊断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
一、脾虚气滞证诊断标准 1.脾虚证的体征特点 脾主运化,气机运行,主要功能是运送水谷精微,润泽四肢,根本精和津液,阳气外达的功能。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津液失职,脾元紊乱。因此,脾虚气滞证型主要特点有:面色萎黄或苍白,容易乏力,食欲不佳,大便稀溏或久泻不愈,胃脘隐痛或舌苔白厚等。 2.脾虚证的脉象特点 脾虚气滞...
本文将围绕气滞血瘀的诊断标准展开讨论,探讨其疾病特点、诊断要点以及治疗疗效标准。 一、气滞血瘀的疾病特点 1.1 病因病机 气滞血瘀是由于情志不舒、饮食失节、运动不畅等原因导致气机郁滞,或是因外伤、手术、瘀血积聚等因素导致血液淤滞,最终形成病证。其病机表现为气机郁滞,导致血行不畅,形成血瘀。 1.2 主要症状 ...
一、脾虚气滞证的诊断标准 1.脘腹胀满:患者常感到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 2.大便稀溏:脾虚气滞患者常表现为大便稀溏,甚至腹泻,伴有恶臭。 3.舌质淡白:舌体呈淡白色,胖腻苔。 4.脉弦涩:脉象呈弦滑,且有涩感。 5.食欲不佳: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以上5条是脾虚气滞证的主...
一、脾虚气滞证的诊断标准 脾虚气滞证是指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脾虚气滞证的表现: 1.患者常感到腹胀不适,消化道功能减退,食欲不振。 2.大便干燥,粘腻,甚至出现便秘的情况。 3.腹部或胁肋部疼痛,感觉脾胃不舒服,舌苔淡白,脉弦细等。 根...
为进一步收集各方意见,经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决定对已通过发布审查的《气滞证诊断标准》、《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和《IgA肾病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进行公示,公示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19日,请下载附件了解项目基本信息和反馈意见建议。 联系人:杨...
目的分析气滞证诊断标准的异同,总结适用范围,为气滞证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气滞证诊断标准的相关文献,并追查标准出处,获取原始刊物,归纳各标准被引频次,证候组成,症状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最终得到单一气滞证诊断标准类刊物8本,被引频次分别为《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26次,《中医证候规范》100次,《中...
摘要: 诊断标准包括主症,次症和典型舌脉.主症是诊断不可缺少的条件,次症仅为诊断的辅助条件,典型舌脉在诊断中占重要位置,但并非必备条件.一,肝部气滞 1.主症:①情志异常变化,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悲伤欲哭.②两肋,乳房,少腹,阴部等肝经所过部位胀窜疼痛.③胸闷不舒,善长太息.关键词:...
目的 分析气滞证诊断标准的异同,总结适用范围,为气滞证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气滞证诊断标准的相关文献,并追查标准出处,获取原始刊物,归纳各标准被引频次、证候组成、症状分布,并进行比较分析.结论 最终得到单一气滞证诊断标准类刊物8本,被引频次分别为《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126次,《中医证候规范》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