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海洋热含量和海平面高度均创新高,南极海冰范围再创新低。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2023年,中国年平均气温、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退缩距离、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 大气圈 全球...
7月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蓝皮书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2023年,中国年平均气温、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末端退缩距离、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介绍,未来我国极端高温、...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2023年,中国持续大力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工作,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7.9%,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
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王迟)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并表示,报告全面展示202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以数据和事实体现我国重信守诺...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的数据,2024年的地球不仅见证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和8月,还经历了北半球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与2023年同期并列,成为自1940年以来最热的8月之一,全球平均气温异常值较1991-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0.70...
7月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以翔实的科学监测数据,系统反映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 蓝皮书应该怎么看?可以从哪些角度了解当前的全球气候?本期特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室研究员...
光明日报北京7月4日电(记者陈海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4日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北方地区沙尘日数呈减少趋势,生态气候状况趋好。蓝皮书显示,1961年至2023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2...
双碳”目标为驱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作者:刘蕊 赵晓妮 专家顾问:2024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副主编,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室研究员 胡国权 编辑:蒋芷晴 胡亚 发布:卢健 审核:段昊书 ...
中国天气网讯 2024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第16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4):“双碳”目标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该书包括总报告、气候变化科学新认识、国际气候进程、国内政策和行动、行业转型篇、城市评价篇等重要章节...
本报北京7月5日电 (记者李红梅)7月4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蓝皮书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系统反映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情况。蓝皮书指出,2023年,全球平均温度创新高,我国年平均气温也创下新高,北方地区沙尘日数呈减少趋势,青海湖水位实现连续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