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s是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常用替代品,虽然本身不是ODS,但HFCs是温室气体,具有高全球升温潜能值(GWP)。《基加利修正案》通过后,《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启了协同应对臭氧层耗损和气候变化的历史新篇章。 2023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小组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最新更新证实,臭氧层正在恢复,...
2023年4月7日至8日,在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的指导下,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ECO)与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CRAA)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臭氧气候技术路演和工业圆桌会议在中国制冷...
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主动适应同样重要,可以减少风险和不利影响。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适应型城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而这需要包括公众在内的社会各方...
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6月25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牵头的研究团队通过评估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技术(DACCS)的未来生命周期,揭示了电力部门的去碳行动和DACCS能够提高碳封存效率,但...
[人教探究与分享改编]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闭幕。 本次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 。 中方高度重视本次大会,中国代表团与各方广泛对话沟通,全方位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务实行动和显著成效,为推动各方聚...
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于 2023年11月底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各方在“化石燃料存废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最终还是就在能源系统中逐步摆脱化石燃料达成了共识,并重申了到 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2倍的目标。由此可知( ) A . 联合国通过召开重大国际会议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 B . 只有...
在“加时”一天后,2023年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闭幕。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e卷通组卷网
(1)ACD.正确;B.有误,结合“结果显示,在研究模拟的所有气候情景中,未来阿蒙森海变暖和冰架融化的速度预计都将增加,对冰盖稳定性至关重要的地区也不例外”可知,“阿蒙森海变暖和冰架融化的速度在增加”与原文不符。故选:B。(2)结合“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此举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评价。这说明,中国()
2023年9月16日是世界臭氧日,今年的主题为“蒙特利尔议定书:修复臭氧层,减缓气候变化”。 什么是臭氧? 臭氧是氧气的特殊形式。其分子式是O3。人类所呼吸的、对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气则是O2。臭氧在大气层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它的存在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大气中90%的臭氧位于平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