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治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将财政支出77%以上投入就业、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让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提出一系...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冯小刚、周奥)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幸福始终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是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是住房、上学、看病、养老……民生民意,念兹在兹。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持...
一座幸福之城,必然少不了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在西海岸新区,从新生儿“出生即参保”到老年人“医养结合”,从“妈妈岗”破解带娃宝妈就业难题到就业培训助力增收致富,从口袋公园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到产城融合加速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成为新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鲜活注脚,擦亮了这座幸福城市...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市中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重大民生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围绕群众关心的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作为民生实事的重点项目。日前,记者来到市中区乐贤街道高坝社区居民喻...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2023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民生持续改善 福祉不断增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2022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生计。75年来,我国就业空间持续拓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2023年,全国就业人员总数达到74041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1倍。从2013年至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4亿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稳定。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就业结构也...
平安是民生福祉的基石。近年来,梅州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平安法治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市公安局优化办证服务。全力打击整治人民群众关注的各类违法犯罪。今年1至9月,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0....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病有所医 兜牢底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各地优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周密部署,以空前力度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一条条民生新政实施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福祉。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世纪星幼儿园,户外活动区里一片热闹,涂鸦的、玩水的、骑行的、摔泥巴的……20余个户外活动区域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关乎国家稳定与人民福祉。在襄阳,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始终将改善民生、提升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成功解决了许多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难题,推动了襄阳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如今,襄阳的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绿色生态随处可见;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