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注解根据本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污染环境”指对生活环境的污染,“破坏生态”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既包括对大气、水体、海洋、土地等生活环境的污染,也包括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既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传统的污染,也包括光污染、...
环境侵权为无过错责任。 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险时,受危及的当事人可以依据第1167条,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本条适用的例外: 1.相邻关系中因个人、家庭生活排放污染发生的侵害,应适用第294条; 2.劳动者职业污染损害,应适用职业...
在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大小的确定上,《民法典》规定,若环境污染是由共同侵权行为造成的,则依据污染物的浓度,种类,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来确定责任承担比例.若无法确定责任比例,则由法院来判定具体责任.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
一、民法典规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类型化解释 “生态破坏责任”,类似日本译自法国的“纯环境损害”一词。[1]“纯环境损害”,是指没有具体的自然人、法人为具体受害人,损害的是公共或者国家利益。在美国,基于“公地悲剧”,发展为以公共信托为理论基础的“绿色所有权”法理,即全体公民将权利信托给国家,...
民法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表明,只要存在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行为,并因此造成他人损害,就构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前提。法规...
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是规定在民法典还是刑法中,可以明确的是,这两部法律均对此有所规定,但侧重点和具体责任形式有所不同。 一、刑法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了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刑事责任。具体而言,该条...
根据《民法典》,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说法错误的是( )。A.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B.侵权人违法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
《民法典》第1230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由此可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指的是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由侵权人承担。如果侵权人举证不能,则推定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七章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