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于上海,当时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为他送行,并且在他的灵柩上覆盖了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民族魂”,因此鲁迅精神也被称之为中华“民族魂”。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他犀利的语言、讽刺的言辞深入人心,...
21日,鲁迅先生出殡,其灵板上覆盖着沈钧儒手书“民族魂”的白色旗子,宋庆龄、蔡元培扶柩,巴金、胡风、张天翼、萧军、陈白尘、欧阳山、黎烈文、靳以、萧乾、聂绀弩、周文、黄源、鹿地亘、孟十还、吴朗西、曹白 16 人轮流抬棺,将鲁迅先生的灵板送至万国公墓。数公里长的道路两旁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人群。巴金...
民族魂 鲁迅传 鲁迅可谓是一代伟人,他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外国也颇负盛名。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日本的弃医从文的故事。毛主席也很推崇鲁迅,说:“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 (展开) ...
一、“民族魂”鲁迅过时了吗?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盖棺定论,说的是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等他死后才能做出论断,而“民族魂”即是当时的文化界同仁及普通民众对鲁迅先生所做的定论。他们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人,他们是与鲁迅并肩奋战过的人,他们深深地知道鲁迅的一生是为民众觉醒、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一生。当然,这一...
1.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 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改写后的解析 鲁迅先生认为“民族魂”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根本,只有发扬民族精神,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他将“中国的脊梁”比喻为那些默默无闻、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坚...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溘然长逝。三天后,覆盖在鲁迅先生出丧灵柩上的,是沈钧儒手书白底黑字的“民族魂”绸幛。沈先生说: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群众一致要求国葬,但政府不管。那我们民众自己来葬。自此,人们就用“民族魂”称呼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以笔为戈、以声为矢,反抗压迫、...
有一位名人,说话阴阳怪气,你一听准知道是他。比如他说:在我的后院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他就是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1881年,浙江绍兴士大夫周家迎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嫡长孙取名周章寿,后来改名叫周树人,再后来改名叫鲁迅。可以说13岁之前,鲁迅那是妥妥的周家大少爷。爷爷周福清那...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殒落的噩耗传来,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进步人民和文化界十分痛惜,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毛泽东也曾对...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所指的民族魂包括“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对我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启示有 A.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B. 爱国主义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