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二、《民报》(1905年)创刊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清除保皇派思想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新民丛报》(1902年)展开论战。在创刊号上,就指名道姓地批判君方立宪的主张,《新民丛报》...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主要围绕__展开。A.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B.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C.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D.革命会不会引起帝
ii、大战的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首先是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因为《民》...
于是,两派报刊之闻大规模的论战就这样开始了。双方论战的焦点是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不要用暴力推翻满清王朝,进行民族革命?《新民丛报》认为,只要光绪亲政,中国即可有望,不必反满。反满只会引起民族仇杀,造成混乱,招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就会被瓜分而亡国。《民报》则认为,不推翻满清政府,中国必不能独立富强;革命...
【摘 要】在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国民话语交锋中,报刊作为新式传播媒体,既彰显了政治结构的深层变革,也在技术与文化的互动中调节着社会关系。本文通过检视清末关于国民论述的研究,经媒介史视域回到《新民丛报》和《民报》的论战现场,追问并阐...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主要围绕()A.革命还是保皇B.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C.能否土地国有,平均地权D.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
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A.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D.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B.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C.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新民丛报》和《民报》有关立宪的论战影响深远,“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宪政理论之先河,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清末和民国两个时期的宪政实践。”⑧且以“梁启超对西方宪政文化较以前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而……对海外中国留学生的宪政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乃至于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的理论与实践均未超出梁启超在论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