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婆婆王采玉端坐在C位,她怀中抱着年幼的蒋经国,左边坐着的是儿媳毛福梅,右边坐着的则是儿子蒋介石,这张家庭合影是一家四口难得的合影,当时的毛福梅29岁,已近而立之年,她孝敬婆婆,照顾家庭事务,是一位“贤妻良母”。
毛福梅还是不愿意离婚,可一个小地方的封建女人的意见对于当时的蒋介石来说根本可有可无。他可不是在跟毛福梅商量,更多的是强硬通知。毛福梅无奈之下再次请出了蒋家家族中的长辈,他们看在毛福梅为蒋家延续血脉的份上,选择帮助毛福梅出面调解。蒋介石也看在毛福梅曾经对蒋母尽心尽力的照顾,对儿子蒋经国呕心沥血的培...
1937年4月,蒋经国从苏联回国,毛福梅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蒋经国离家时,毛福梅把蒋经国的表弟卢鹏达收为养子,以慰思子之情。毛福梅对卢鹏达说:“鹏达,你的经国哥要回来了,现在杭州,我已拍电报去,命他见了宋夫人,也要叫她‘姆妈’。你要随时准备,经国一到,你们兄弟也要好好聚一聚。”后来卢鹏达...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一个女人被丈夫抛弃,这是一件很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对于毛福梅本人来说,这更是一个足以将生活的信念彻底击碎的重大打击。毛福梅只能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蒋经国身上,但蒋经国很快就去了苏联留学,杳无音信。就连儿子是死是活,毛福梅都无法得知,只有天天在佛像前祈祷菩萨保佑自己的儿子早日归来。1...
毛福梅(1882年12月18日-1939年12月12日),即“毛馥梅”,浙江省奉化县(今宁波市奉化区)人,蒋介石元配夫人,蒋经国之母。蒋介石与毛福梅 毛福梅之父毛鼎和,开设一座不小的“毛祥丰”南货号,人称“祥丰老板”。注:毛鼎和,当地富商,在村里开有祥丰米行和南货行,因热心当地公益事业如修桥补路而有一定...
毛福梅曾天真地以为,儿子的诞生能为她的婚姻添上一把稳固的锁,殊不知,这把锁日后却紧紧束缚住了她在婚姻中的脚步。随着蒋介石一步步深入军界政坛,两人的世界悄然间渐行渐远。他在外享受着声色犬马、红颜相伴的日子,而毛福梅则坚守着古老妇德,在溪口的老宅里默默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悉心教养着子女。她将...
当然关于局势上的事情,毛福梅一无所知,所以对她来说,孩子就是失踪了,或者有可能已经死了。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虎口脱险,曾回浙江奉化溪口庆祝,宋美龄还带给她一个重磅消息,说那个消失十三年的儿子要回来了。对于这个消息,毛福梅半信半疑,所以,她决定当“儿子”回来时,她还要进行一番试探,看看到底是真是...
王采玉决定将儿子蒋介石嫁给毛福梅,并认为毛鼎和的女儿毛福梅的女婿蒋介石是个敦厚老实的人,值得托付终身。双方家长都非常同意这个决定。毛福梅接受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没有任何异议。然而,蒋介石的想法却与之相反。尽管蒋家已经败落,但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着他,从未中断过...
毛福梅临终前叮嘱蒋经国:要叫宋美龄妈妈,否则会吃大亏!#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1975年4月5日深夜,台北士林官邸的医疗仪器的蜂鸣声戛然而止。蒋经国跪在父亲床前,攥着尚有余温的手,耳边突然响起28年前母亲毛福梅的叮嘱:“要叫宋女士姆妈。”此刻,隔海而居的宋美龄正在纽约长岛别墅翻阅蒋介石遗物,发现夹在圣经里的...
秋去冬来,蒋介石放寒假回来了,看到怀孕七个多月的毛福梅,肚子高挺,他也挺有成就感的,但两人没过两天“久别胜新婚”的温存日子,就吵了起来。吵到气极处,蒋介石失去理智,一脚蹬在了毛福梅的肚子上,一瞬间她冷汗就下来了,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扶着床沿,摸索着爬到床上,紧咬着牙,强忍着泪水。突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