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8月3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周恩来、彭真、杨尚昆等人,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周恩来:“在革命队伍里,大家永远要以‘同志’相称。” 周恩来最喜欢的称谓也是“同志”。一天,周恩来刚刚走出办公室,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说:“总理,有几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周恩来马上打断他的话,很...
1928年,周恩来开始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由于环境险恶,加之社会上认识他的人不少,故特意蓄起了长须,因此在党内留下了“胡公”的雅号。延安时期,为了与强大的敌人“捉迷藏”,周恩来化名“胡必成”,取革命必定成功之意。 在苏联求学期间,邓小平立志“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面对人生起落,...
3月13日,毛泽东专门就开展调查研究问题致信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指出:“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生产队(生产小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是两个极端严重的大问题。”“不亲身调查是不会懂得的,是不能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别的重大问题也一样),是不能真正地全部地调动群...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题词手迹欣赏,追忆革命烈士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当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这一千古名句之时,已是泪湿衣襟。作为开国领袖,指挥千军万马,面对枪林弹雨从不畏惧,然而,每当想起牺牲的家人们,便充满怀念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到清明节,总是会想念那些离去的亲人。中国人的节日...
随后,又发表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的题词。这些题词,既可以激励和鼓舞人心,同时也是经典书法作品,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毛泽东所题“向雷锋同志学习”(图1)乃个人代表作。签名字形放大,章法处理变成三行,可谓天衣无缝,妙不可言。“向”字以楷书落笔,斩钉截铁,第一行三字...
原标题:学习时报刊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官僚主义画像。毛泽东为官僚主义画像。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意思是说,官僚主义
毛泽东无论是谁递来烟草,都是来者不拒。 后来,毛泽东以考察所得资料写成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周恩来的酒量很大,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开国上将许世友极爱喝酒,常用“武力”手段逼人喝酒。周恩来知道后,将许世友请来,用三瓶茅台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还给他定下“喝酒不许超过6杯”的规矩。 许世友竟...
党史频道盘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的四个经典外交瞬间,与网友一起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采。毛泽东第一次出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 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对留苏学生演讲。毛泽东一生只出过两次国,出访的国家均为苏联。第一次乘火车,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17日。第二次坐飞机,...
1955年,毛泽东(左)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接见足球运动员 周恩来:曾为足球下达“秘密任务” 2012年,一部反映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前往法国勤工助学,并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让人们得以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的革命历史。
第一是刘少奇,这个人原则性很强,在我们党内很有威信;朱老总年纪大了,但威望很高;邓小平、周恩来都比我强,什么矛盾都能解决,有缺点勇于当众作自我批评。这些,虽然是在外交场合出于某种需要讲的,却也反映出毛泽东平时对党内其他领导人的特点察识于胸。 更详细的情况,还可罗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