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泽东年轻时,评价好友何叔衡的一句话,也是对其性格最准确的概括。“何胡子”是同志们给何叔衡取的绰号,毛泽东一直这样叫他。 何叔衡比毛泽东大了17岁,参加中共一大时,他已经45岁了。那天,在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上,一共有13人参会,何叔衡是年纪最大的。 事实上,考上湖南一师时,何叔衡就已经37岁了。他留着浓...
何叔衡认为,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克服,将直接威胁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于是,他将这些情况向毛泽东、项英等苏区领导作了汇报。 1932年2月1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常务会议。会上,何叔衡将了解到的情况作了全面汇报,有事实,有根据。他提议:中央政府要立即对那些执行上级命令和法律疏忽懈怠的现象及一切贪污...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大会,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13名代表中,还有全国各地早期组织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及包惠僧。参加党的一大的湖南籍代表有毛泽东、李达、何叔衡、周佛海。 大会期间...
毛泽东何叔衡赴沪,他在日记里用“○○○”标记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二楼展柜内,有这样一本日记平整摊开,纸页泛黄、边角微卷,密集且工整的蝇头小楷由右至左依次竖向排列。每日记录的内容不多,看似平淡又琐碎。而正是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言语却成为了珍贵的文物资料,带我们回到了百年前的峥嵘岁月。 翻开日记...
谢老一生能写爱写,用一纸一笔记载着他漫长革命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历,留下了从“五四”开始到逝世前百多万字的日记。而就在1921年6月29日的日记中,对当年毛泽东、何叔衡从湘江之滨出发共赴中共“一大”之约,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有着最准确、最详实的记载。
毛泽东何叔衡赴沪,他在日记里用“○○○”标记 1921年6月29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在日记里记录下了那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而日记里的五个小圆圈,反映着在那个动荡时期中国共产党曾面临的艰难险阻,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