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毛姆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问世,这部作品迅速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同年8月12日,《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的一篇书评特别提到了主人公菲利普·凯里,称他与许多年轻人一样,“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毛姆对这一说法深表赞同,因此1919年,他以《月亮与六便士》为书名出版了这部小说。
毛姆,这位文坛的巨匠,以他非凡的笔触,在作品中编织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月亮与六便士》便是他笔下的璀璨明珠,其光芒照耀着无数读者的心灵,跨越了年龄的界限。这部作品犹如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惊奇与探索的世界。毛姆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让我们仿佛成为他笔下的观...
作者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讲述了一个天才画家从35岁开始追求画画的理想,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稳定的工作,抛弃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十分幸福的家庭,也不惜伤害他身边对他关心的人,只是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月亮,这个天才画家在书中的名字叫做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他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
作者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讲述了一个天才画家从35岁开始追求画画的理想,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稳定的工作,抛弃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十分幸福的家庭,也不惜伤害他身边对他关心的人,只是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月亮,这个天才画家在书中的名字叫做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他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
这本书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月亮与六便士》,至今依旧霸占着各种畅销榜的前十,100年来,它被翻译成了6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卖出了7000万册! 先来看看毛姆在这部作品里的一些写作手法。 全书的第一句话是:“说实话,最初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时,我一点也没有看出来他身上有什么不同凡响的东西。” ...
1、月亮就在你一抬手的地方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经典名句,一句话就将有梦想的人和没有梦想的人区分的清清楚楚。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有多少人是每天只盯着地上的“六便士”呢?梦想他们也有,不过只是心底的一个安慰剂,而盯着...
《月亮与六便士》的象征性意义解读 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围绕思特里克兰德的绘画之路,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说对"月亮"... 郭丽峰 - 《名作欣赏》 被引量: 1发表: 2016年 ...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于191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伦敦的一个平凡的证券经纪人,但是他不平凡的人生开始于他对绘画艺术的痴迷。这种痴迷促使他放弃了在伦敦作为证券经纪人的优渥生活,离开了他在文明社会中的家庭,来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
《月亮与六便士》 |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它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通过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命运变迁,探讨了艺术、天才、物质文明和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个平凡的伦...
内容提示: 85比较文学高更绘画对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影响王宁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摘要: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创作,不仅在人物形象上受到高更绘画的影响,小说的结构以及创作风格上的高更色彩也不可忽视。本文拟从比较文学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毛姆小说中的绘画因素。关键词:《月亮与六便士》;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