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时代背景:毛传由汉代毛亨所作,郑笺由东汉郑玄所作,孔疏由唐代孔颖达等人所作。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可以初步区分三者。 注释内容与风格:毛传以解释字义为主,强调诗句中的美德与情感;郑笺在毛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和补充;孔疏则深入到诗篇的结构和思想脉络,进行详细的诠释。通过对比注释内容和风格,可以...
毛传和郑笺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经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注释体系,它们主要对《诗经》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阐发。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一、背景及作者毛传:又称“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或“毛传”。 由西汉初年的学者毛亨(大毛公)及其弟子赵歧(小毛公)所传。 毛亨为《诗经》作训诂注解,奠定了后世研究《诗经》...
题目【名词解释】毛传郑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传”意为阐明经义。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笺”意为补充与修订。反馈 收藏 ...
毛传郑笺,是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而东汉郑玄又为“毛传”作了补充和解释,称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我们可以分开来理解。首先,“毛传”主要是毛亨和毛苌对《诗经》的注解,他们逐字逐句解释诗意,为后人理解这部古老的诗歌集提供了重要依据。
毛传、郑笺、孔疏的区分方法如下:毛传:在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的注即为毛传。毛传是对《诗经》的初步解释和注释。郑笺:在注释中,出现“笺云”之后的注即为郑笺。郑笺是对毛传的进一步阐释和补充,有时也提出与毛传不同的见解。孔疏:在“疏”字以下的内容为孔颖达的疏。孔疏是对毛传和...
//旭按,此章可以明显看出孔颖达疏的体例。先为正文作疏,再为毛传作疏,最後又为郑笺作疏,层次分明...
毛传,即《毛诗正义》,或《毛诗》之注。《毛诗正义》卷首有东汉大儒郑玄( 127-200)所作序。 毛传是汉人为《诗经》作的训诂注释,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校注,而《郑笺》则是后人为《毛传》加的注。 《郑笺》将《毛传》文字略作增删润色,从而形成新的传本,是毛诗注释史上又一次重要变革。 《毛传》为前人所编...
毛传郑笺名词解释 毛传郑笺名词解释 现存最早的《诗经》注是“毛传郑笺”,“郑”指的是郑玄!意思是说郑玄又为“毛诗”做注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的是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约五百多年(公元前1066年至前541年)间的诗作。秦汉之际,鲁人毛亨开始为这部诗歌总集做诂训,是为毛传;后人把...
解析 答:笺,《说文》:“笺,表识书也。”东汉时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的注解称为“笺”。郑玄“笺”的意思本来是说对《毛传》的阐发和补充,但后来所谓的“笺注”、“笺证”,却只是“注解”的意思,不一定限于对别人的注的阐发和补充。
《毛诗正义》是对《诗经》的解读,其中包含了毛传、郑笺和孔疏。以《静女》为例,它涉及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内容反映了卫国君主的无道与夫人的无德。郑玄为《静女》的小序做了笺注,指出了序文的主旨,而孔颖达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疏解,指出了正文与序文之间的关系。孔颖达在疏文中提到了《经典释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