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小学教育系在人文楼1-406教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主题环绕“教师发展”,由毕世响教授主讲。参与的老师都积极互动。 毕世响教授结合当下老师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责任,尤其是AI背景下,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从历史上梳理了老...
毕世响 博士 教授 收藏 完善纠错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学科带头人。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小学德育》编委,《中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文化论坛》顾问。
毕世响,男,1963年出生于江苏沛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硕士生导师。他于198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随后在2002年取得了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成为了教育学原理硕士点的第一学科带头人。毕教授是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
周杰 毕世响:以审美教育体认永恒之美 无论什么样的美育或者美学概念,核心首先是引导人们能够“看”到美。关于如何能够“看”到美和进行美育,柏拉图的对话里有两个方法:渐进和突进。渐进的途径在其《会饮篇》中有精彩讲述。《会饮篇》一般被认为是柏拉图写的最美的对话,其主题是美、爱和理念。柏拉图假借一个智慧...
毕世响 ( 1963 —) ,男,江苏沛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 年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2002 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学原理硕士点第一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主要科研教学成就: ...
教育使人的两只脚稳稳站在地上,哲学使人的灵魂飞到天上,人才不会沉沦.教育与哲学同源,最终都导向生活,苏格拉底说“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1],也就是说,哲学是为了善好的生活.人人都会生活,不需要别人教育也能生活,但生活的境界却是要教育才能达到气质,个人可以独自在云端上享受哲学沉思,教育却...
毕世响;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 德育; 道德人格形象;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英雄; 入库时间 2023-07-25 18:20:23 相似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专利 1. 论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内涵的转...
作者: 马斌 摘要: 解读教育史诗,倾听国民社会教育体系的娓娓诉说,中国社会的乡村生活给出了教育话题的真实思考.乡村的文化,道德,教育,智慧给我们带来启迪心灵的层层震撼.关注中国社会的乡村生活,给教育赋予更合理的意义. 关键词: 乡村;文化;道德;智慧;国民社会教育体系 DOI: CNKI:SUN:NPSZ.0.2009-04-007 年份...
毕世响 一、教育背景 博士学位 二、社会兼职 1.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2.担任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3.《中小学德育》编委 4.《中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委员 5.《教育文化论坛》顾问。 三、教育主张或教学主张 无欲无知
福建师范大学赖水随硕士学位论文《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指导教师毕世响)摘要 摘要 客家五次大迁移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史中,客家先民以其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与迁徙途经地、定居地人民进行字广泛的交流,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