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ǐ bù ] 古代官署名。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唐朝时比部是干什么了 隋唐比部 六部24司一览表 三省六部制二十四司 比部是干什么的 户部下辖四司 比部司 户部官职从高到低热搜...
比部[bǐ bù] bǐbù 比部 简体比部 繁体- 拼音bǐ bù 注音ㄅㄧˇㄅㄨˋ 比部的意思 1.古代官署名。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比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署名。 三国 魏 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 隋、唐、宋 属刑部。 元 以后废。其长官, 三国 魏 以下为比部曹, 隋 初...
比部,拼音:bǐ bù,比部的意思:职官名。主管审计的职务,历代职权不一,如魏、晋时,主掌诏书、律令的审核。唐时,负责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宋时,主掌中外帐籍。但因随有行政处分,故隶属刑部。金、元以后无此名。
15画(比部) 共1字 15画B 16画(比部) 共2字 16画B 16画B 17画(比部) 共2字 chán17画毚 xiě17画B 19画(比部) 共2字 19画B 19画E 20画(比部) 共2字 20画B ruí20画B 22画(比部) 共1字 jìng22画B 27画(比部) 共1字 pò27画B ...
汉字 比部 释义比部bǐ bù 官署名。魏晉南北朝尚書有比部曹,南朝宋時掌法制,北齊時掌詔書律令句檢等事。以郎爲長官。隋唐爲比部侍郎,至德初復舊,掌内外諸司公廨,及公私債負徒役公程贓物賑及句用度物。金元廢。參閲文獻通考五二職官六刑部尚書。明清以比部爲刑部司官的通稱。
简体:比部 繁体:比部 拼音:bi bu 读音:bǐ bù 英语: 造句:比部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比 部 组词,组成语:比 部比部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职官名。主管审计的职务历代职权不一如魏、晋时主掌诏书、律令的审核。唐时负责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宋时主掌中外帐籍。但因随有行政处分故隶属...
“比部”一词是日语中的“ひぶ”(Hibu),它在字面意义上的含义为“区别、差别、不同之处”。在日语中,这个词通常用于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群体中的一个个体的特殊特征。同时,“比部”也是一个姓氏,较为常见于日本。此外,“比部”也是一个在日本一些地方的方言中使用的词汇,表示“别处...
比部 基本解释:1.古代官署名。三国魏始设﹐为尚书的一个办事机关。后几代因之。隋﹑唐﹑宋属刑部。元以后废。其长官﹐三国魏以下为比部曹﹐隋初为比部侍郎﹐后改称比部郎;唐宋为比部郎中及员外郎。其职原掌稽核簿籍。后变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新唐书.百官志一》。
比部的职责原本是审核簿籍,后来逐渐演变为刑部下属的四个司之一,专门处理法律事务。明清时期,比部成为了对刑部及其官员的俗称。例如,清朝恽敬在其《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中提到的“伊比部”,即是指伊公在刑部任职。而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中提到的“潘德舆比部”,则是指潘德舆在刑部工作...
比字旁(比部) 比字旁(比部)共1字比字旁,笔画数为4的汉字bǐ比共1字比字旁,笔画数为6的汉字bì毕共3字比字旁,笔画数为9的汉字bì毖 pí毗 pí毘共1字比字旁,笔画数为10的汉字bì毙共1字比字旁,笔画数为12的汉字pí琵共1字比字旁,笔画数为17的汉字ch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