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计算公式: 比表面积 = 表面积 / 质量。 这个公式也可以转化为:比表面积 = 表面积 / 体积 × 质量 / 质量,即 S = A / V × m / m = A / V × 1 = A / V(其中 m 为质量,V 为体积,A 为表面积,S 为比表面积)。 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 S = (V / m) × (A / Vs) 其中S ...
百度文库 期刊文献 期刊比表面积公式比表面积公式: 比表面积 = 表面积 / 体积 比表面积的单位通常为 m²/m³ 或 cm²/g,表示每单位体积内的表面积大小。©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1、面积/体积或面积/质量。2、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国标单位m2/g。理想的非孔性物料只具有外表面积,如硅酸盐水泥、一些粘土矿物粉粒等;有孔和多孔物料具有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如石棉纤维、岩(矿)棉、硅藻土等。测定方法有容积吸附法、重量吸附法...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体积或面积/质量。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单位是m2/g。通常指的是固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例如粉末,纤维,颗粒,片状,块状等材料。当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二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面积,面积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材料所展示的表面积大小。通常用特定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来表示,单位是平方米每克(m2/g)或者平方米每立方厘米(m2/cm3),常用符号为SBET。比表面积越大,表示材料的表面活性越高,与其他物质的接触面积也越大。 2.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目前常见的计算比表面积的方法有多种...
= 体积比表面积。假设所有的颗粒都是正方体:边长立方=体积 6倍的边长平方=表面积 1=体积/边长立方 1=表面积/6倍的边长平方 体积/边长立方=表面积/6倍的边长平方 体积=1/6*表面积*边长 所以正方体如果体积一定,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且表面积与边长互为倒数。球体计算公式稍微麻烦一些。
= [(C-1) / (VmC)] × P/P0 + 1/(VmC),其中P/P0代表吸附压力与饱和压力的比值,V表示体积,C是常数,而Vm则是气体在一定温度下的摩尔体积。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试样的比表面积,这是衡量样品表面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对于理解样品的吸附性能以及在气体交互中的行为至关重要。
比表面积计算公式 参考国标GB/T24533-2009 放到气体体系的样品,其物质表面在低温下将发生物理吸附。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测量平衡吸附压力和吸附的气体流量,根据BET方程式(1)求出试样单分子层吸附量,从而计算出试样的比表面积。 (P/P0 )/ V(1-P/P0) = (C-1 )/( VmC )× P/P0 + 1/( VmC ) ...
水泥比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BET = (6/M) * V其中,BET表示水泥比表面积(m^2/g),M表示水泥的质量(g),V表示用于吸附水泥表面的乙醇的体积(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