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谈及中国文字,很多人误以为甲骨文才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但实际上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早已被发现,比如上述巫字,只是不像甲骨文那样成系统而已。其次,既然甲骨文之前已有文字,留存极少的原因,或与文字载体有关,甲骨文显示商朝日常使用简牍文书,因此简牍文书起源可能很早,导致史前文字没能更多的保留...
比甲骨文还早的文字,长啥样?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陶扁壶,经专家认定,距今4000年左右,扁壶上的文字引发了人们对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的探讨。刘国祥:这是朱书的一个文化的文,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确认的最早的文字。比甲骨文早一千年,四千年左右的这个文字。考古博物馆三层的“宅兹中国”,主要讲述夏...
比甲骨文早一千年,四千年左右的这个文字。考古博物馆三层的“宅兹中国”,主要讲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展出的多件展品都是国宝级文物。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出的嵌绿松石象牙杯,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出境展览文物,而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则被称为“超级国宝”。
比甲骨文更早的中国象形文字:古彝文 上文提到古老的岩画与象形字,如陶文、水书、东巴文等,还有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中国象形文字——古彝文。彝文,是指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彝族群众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韪书”。彝文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单音节表意方块文字。据专家考证,古彝文创制的历史甚至达到了一万...
尽管对陶寺朱书的释义存在分歧,但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与甲骨文最接近的文字。 世人一般以为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实际上,殷墟甲骨文具有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已非文字的初始阶段。 殷墟文字刻于甲骨之上,得以传世,而年代更早的书写于织物、竹、木类载体上的古代文字则极易...
李鹏飞教授认为,从形体上推定,高邮龙虬庄陶文为早于甲骨文的一个文字体系;从其文字组合来看,比较成熟,似成词语,并已脱离了早期发现的如仰韶、良渚等遗存的单个字节,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因而这些文字符号被有关古文字专家称为“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十分重要”。 半坡陶文 3、半坡陶符。在西安半坡村的半坡遗址出土...
殷墟发现了大量甲骨文,但甲骨文还不是最早的文字。还有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1960年,莒县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下面这幅画,就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可它读什么呢? “日月山”文字 二、洪水冲出了国宝 1960年,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莒县文化馆的宁静。 “河崖里冲出三个大‘炮弹’来!”陵...
不过,结绳记事的字,主要体现在数字上,如阴商甲骨文和商周金文中十及十的倍数字,被认为出自结绳,毕竟价格可用绳结提现,在广泛的贸易活动中产生数字是非常紧迫的事件。 文字起源之,史前岩画考古——印记符号 言归正传,结合上篇文章,远达180万——56万年前旧石器时期,如今新疆、辽宁、广西等地,人类留在崖壁上的手印...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陶扁壶,经专家认定,距今4000年左右,扁壶上的文字引发了人们对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的探讨。 刘国祥:这是朱书的一个文化的文,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确认的最早的文字。比甲骨文早一千年,四千年左右的这个文字。 考古博物馆三层的“宅兹中国”,主要讲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展出的多件展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