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商朝时期,妇好享堂和母辛宗是为纪念伟大的女性领袖妇好而建造的宗教建筑。妇好,尊称“辛”,是国王武丁为了祭祀她的在天之灵,在她墓地之上精心构筑的宗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母辛宗”。1976年,由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和陈志达先生主持的妇好墓发掘,这一发现被誉为当年中国考古界的重大成...
内容提示: 妇好墓上“母 辛宗”建筑复 原杨 鸿 勋安 阳小屯殷墟妇 好墓 是难得未 被盗掘 破坏 的殷王室 墓葬。这座 墓不 仅保存 了 大批 精美 的随 葬器物,为殷商 文化 的研 究提 供 了宝贵 的实物 资料;而且保 存有墓 上建 筑的 遗迹,考 古发掘报 告 中编 为“一号房基”( F ) I①,引...
“妇好享堂”(母辛宗)即为“妇好”死后,商王武丁为祭祀她而在其墓上所设之宗庙建筑;妇好——庙号“辛”,其墓上之享堂,在卜辞中称为“母辛宗”。 之所以得出以上错误结论,是因为学界对殷墟甲骨卜辞中“母辛宗”三个甲骨文的释译错误而造成的影响。 ※ 甲骨卜辞“母辛宗”之原释及重释: 重释《甲骨文合集...
该慕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7、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没有她的坚持,又怎么会有妇好墓 | 她是3000多年前的王后,也是一位母亲、女战神、女祭司,一位真正的大女主,她的名字叫“妇好”,庙号“母辛宗”。她的荣耀与传奇,随着她的逝去,一同长眠于地下。终于,在48年前,一位女考古学家重新唤醒了世人对她的记忆,开启了晚商研究史的新篇章,同时,也书写了属于她们的传...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莩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妇好慕虽然整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下列物品不可能在妇好墓中发现的是(...
妇好墓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被列为1976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妇好墓是...
司母甲符号也找到了,如上图所示:“司母甲'青铜钺铭文即是。也就是说,妇好墓原称“母辛宗',是武丁为纪念高祖王亥所建,并追供商汤所铸司母甲鼎及高祖亥为商汤所铸司母戊鼎二先帝鼎,并自铸司母辛鼎以供高祖,形成三鼎齐备的三帝宗庙,故曰“母辛宗',甲骨文有“取三帝”卜辞可以次证。
学者在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中,找到三个甲骨文并给出“母辛宗”的释文,并以此释文作为“妇好墓”出土的所谓“后母辛”/“司母辛”铭文的有力旁证,进而论证得出殷墟五号宗庙遗址的年代、墓主及人物关系,最后还作出许多相关的还原陈述。 例如: 墓主的本名叫做“妇好”,其中“妇”为尊称,表示属性,“好”为姓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