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续、孙家鼐、那桐、徐世昌和陆润庠五个人成为了清朝最后的殿阁大学士,他们五人当中,只有孙家鼐在宣统年间去世,其他四位都活到了民国时期,尤其是徐世昌,还担任过民国的大总统,而且还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大总统。而世续、那桐和陆润庠在进入民国后基本上都失去了权力,几根上也先后在民国前期去世。
历史官职> 殿阁大学士 官名统称。明清大学士以殿阁系衔,故名。宋朝沿唐、五代之制设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以宰相领之。后又设观文殿、资政殿大学士,以解职宰相充任,并不任事,以为荣衔。明朝设大学士侍直内廷,遂专以殿阁名系衔。洪武十五年(1382)设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仁宗时增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殿阁大学士的地位逐渐提升。《明史》指出,明成祖朱棣时期,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要事务,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仁宗和宣宗时期,大学士的品级被提升至三品,并逐渐掌握了票拟权,即对奏章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的权力。这一变化使得殿阁大学士在朝政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明代中后期,殿阁大学士的...
清朝末代殿阁大学士 清朝最后的五位殿阁大学士是世续、孙家鼐、那桐、徐世昌和陆润庠。除孙家鼐在宣统年间去世外,其余四人都活到民国时期。其中,徐世昌还担任了民国大总统,且任期最长。而世续、那桐和陆润庠在民国初期基本失去权力,并相继去世。
和珅(1750年07月01日—1799年02月22日),姓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祖籍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清乾隆时期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和珅曾为咸安宫官学生,1769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1772年,授上虞备用处侍卫,后为銮仪卫侍卫,以才思敏捷...
在清朝,殿阁大学士是朝廷中的最高官职,其地位堪比明朝之前的宰相。 清朝的殿阁大学士地位类似于明代的宰相,清廷共设立了六个大学士职位,依次为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尽管这些大学士均被授予正一品衔,但他们在权力和地位上却有所不同。其中,...
明朝殿阁大学士最初为皇帝顾问,后逐渐掌握实权并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具体来说:初设时的角色:洪武十五年设立时,殿阁大学士主要作为皇帝的顾问,并无实际权力,类似于今日的秘书职位。权力变化:明中叶后,殿阁大学士逐渐参与机要事务,实际上掌握了宰相的权力,起草诏令并代皇帝批答奏章。内阁制度的...
殿阁大学士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他们在内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协助总理处理政务。协办大学士的官阶为从一品,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务委员。协办大学士通常担任特定领域的政务协调和决策工作。总的来说,清朝的殿阁大学士、首辅军机大臣和大学士等职位,在权力和职责上与今天的总理、副总理和国务...
历史概念:殿阁大学士与内阁大学士马哥高考历史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640 0 03:01 App 历史概念:黄册 鱼鳞册 白册 1065 0 03:34 App 历史概念: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 1608 0 01:45 App 历史概念:联邦制与邦联制 944 0 03:40 App 历史概念:领事裁判权与治外法权 802 2 02...
六大殿阁大学士在清朝都被称为“中堂”,任职殿阁大学士的官员不是进入清朝实际权力中心(如军机处)就是统领六部(刑、礼、吏、工、兵、户),权力非常大;但是按照清朝的规定他们都是文官的最高品级官员,他们之间的权力都是一样的大,不一样的是他们实际兼职官职的权力的大小不同(谁兼职的官职权力大,殿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