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希彭(1900—1974) 又名殷同寿,安国县小营村人,少怀大志,崇拜民族英雄。民国15年(1926),保定河北省立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翌年被选送日本公费留学,获病理科医学博士学位,民国 20 年(1931)7 月回国,任河北省立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教授。民国 26 年(1937)9 月,日军侵占保定后,殷希彭不为日伪...
殷希彭对自己要求严格,参军后上级领导曾建议其把妻子从家乡接出作为随军家属,但其一直拒绝,直到民国 34 年(1945 年)10 月,在聂荣臻司令员关心指示下,才将家属接到张家口。民国35年(1946 年)1 月,白求恩医科学校决定招考地方知识青年,军区卫生部政委姜春贤考虑到殷希彭在抗...
1955年,殷希彭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这是对他多年来贡献的肯定。在这份荣誉背后,他却有一件始终无法坦然面对的事情。随着工作调动,家庭矛盾逐渐浮现。殷希彭的唯一女儿殷珍,原本有机会进入白求恩医科学校,但因为军区规定不招收女学员,作为华北军区卫生部长的殷希彭坚持“秉公办事”,没有为女儿破例。尽管殷...
1900年,殷希彭生在河北安国县小营村的一个地主家,不过这个地主家已经败落了,因为管理得不好。殷希彭从小就很聪明,又特别爱学习,所以成绩一直很好,后来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学校工作,还得到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费用由国家承担。1927年,殷希彭远赴日本,进入庆应大学学习。经过四年的刻苦攻读,他顺利...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少将,殷希彭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他选择在手术室而非前线展现自己的价值,将手术器械和医疗用品作为对抗敌人的武器。1938年,这位曾经的教授做出了人生的重要抉择,放弃原有身份加入八路军,从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战地医疗事业中,展现了坚定的奉献精神。在国共合作瓦解、抗日战争即将全面...
殷老的父亲、开国少将殷希彭,是我军高级知识分子的一位杰出代表。他早年留学日本,获病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8月回国后,担任河北大学医学院教授。抗战爆发后不久,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和白求恩、江一真等人一起创办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后改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战是急需的医务人员;建国后,他历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殷希彭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形势。日本军队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北方诸多区域,其中河北省成为最早遭受侵略的地区之一。殷希彭在保定期间,亲眼见证了日本军队的残暴行径和当地百姓遭受的苦难。面对外敌入侵,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同年9月,他坚决选择返回家乡,拒绝为日本扶植的伪政权...
1966年初,殷希彭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殷希彭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殷希彭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1974年,这位从我校走出去的博士将军去世,终年74岁。殷希彭病重期间,聂荣臻元帅两次到医院看望他。殷希彭去世后,聂荣...
殷希彭,这位在解放后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站在人群中,眉头紧锁。他心里清楚,一个瞒了很久的秘密,终将要被揭开。这个秘密,要从谷慧芳说起。北平解放后的四个月里,谷慧芳每天都在盼望着能见到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母亲,她日日期盼着能收到儿子们的只字片语,哪怕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书也好。每次...
其实,还有一位开国少将,早在1931年就在日本考取了博士学位,就是殷希彭少将。 殷希彭1900年出生于河北安国县,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后来又去了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深造,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这样的人才,在当时是非常稀缺的,因此殷希彭一回国,就被河北省立医学院聘为病理学主任教授,并担任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很快就成为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