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在授衔的时候,扯掉自己军衔肩章的是段苏权将军,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段苏权将军被授予少将军衔,这让段苏权满脸充满情绪最终扯掉了军衔章,并在自己生命最后时刻,留下遗嘱:“死后不要穿军装下葬,穿中山装。”其实,按照段苏权将军革命时期的功勋,被授予少将确实低了些,而他之所以会被授予少将,主要是有历史遗...
真正影响段苏权授衔的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一件事情。当时段苏权是志愿军空军第一副司令,他发现空军一些领导在向上级汇报战绩时有不少虚假的成分。之后生性耿直的段苏权将此事以文字材料的方式报告了彭总,彭总看后十分生气,第一时间报告给了军委。很快不少空军高级将领因此受到处分,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都写了...
所以就重归部队后的发展轨迹而言,段苏权没有落下太多,履历仍然是开国中将级别的。但段苏权有一个特点,就是性格耿直、容易得罪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是志愿军空军副司令,1953年段苏权认为空军战报不够实事求是,夸大了中美空战交换比,公开质疑一些战绩。段苏权的做法,最后导致一些人受到处分,也引起了相关领导不悦。
段苏权带领工作组深入海岛渔村调查研究,组织恢复生产。他首先重点抓了福建省龙海石码、厦门黄厝、长乐海星、连江东升4个典型。两年时间内,段苏权领导工作组深入750个渔区大队,该复新建220余个大队党支部,选拔4500余人充实各级领导班子,撤换了一批有严重经济问题、有...
1934年8月,段苏权被任命为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0月,红二六军团在黔东南腰界会师,随即,军团首长决定前往湘西北开辟根据地。为了掩护部队主力东进,军团长留下了一个黔东独立师,年仅18岁的段苏权被任命为师政委,虽然是一个师的编制,但是实际上这个队伍只有800余人,枪400余支。任师长的是原红六军团第...
到1955年授衔时,段苏权被划入有“历史问题”的人,致使原本至少能授中将的他被“暂授少将”。所谓的“历史问题”,指的就是他当初掉队之后在老家韬光养晦的这两年受到的质疑。组织上曾经派人调查,证明其历史清白,即便在特殊年代,他也未因“历史问题”受到影响。不过,他的少将军衔被“暂授”了一辈子,再没有...
再加上抗美援朝时,段苏权不满空军虚报战绩的情况,专门进行了调查并写信给彭老总谏言。彭老总是何等性格?当然不允许徇私舞弊,于是军委对这件事进行了通报批评,并专门表扬了秉公直言的段苏权。问题的另一面却不容忽视:像刘亚楼、萧华等主管将领不得不进行深刻检讨,这对他们在军中的地位和声望产生了不太好的影响...
段苏权少将 核减授衔名单在列 在1955年罗帅提交的授衔名单里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次修改和审核。比如之前原定的20员大将名单,经过讨论之后核定为15,后来规定为10人,一方面是因为名单之中的“谭振林、张鼎丞” 等老一辈领导都转往地方工作,另一方面也为了体现上将和大将之间递进关系,因此设定为稀缺的10个...
不少将领都觉得军衔授予的结果与自己在战争中的贡献严重不符,这其中典型的就有段苏权将军。当时不少人都为段苏权最后仅仅被授予少将军衔一事感到不平,哪怕是在今日,还是有不少人就此进行讨论。为段苏权将军感到委屈的大多数是因为段苏权将军在战争期间身居要职,不论是红军时期还是解放时期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
周围与段苏权相熟的人,都为段苏权这个“暂授少将”打抱不平。有人小声对段苏权说,他应该站到前边去,往前走两排。段苏权闻言淡然一笑:“组织叫我站在这里,我就站在这里。”可能段苏权自己也没想到,那个让他直降两级的“历史问题”,让他的“暂授少将”成了永远。1934年,红二、六军团转战湘西,18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