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研究方向的热爱和实习期间优异的工作表现,段楠成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天津大学的首名联合培养博士,以统计机器翻译为主要研究方向。彼时,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等方向的发展相比,自然语言处理还处于相对发展平缓的阶段。2012 年,段楠在博士毕业后正式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方向以问答和自然语言理解为主。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计算组资深首席研究员段楠表示。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语言多模态预训练基础模型、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码智能和机器推理等。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与微软内部多个产品部门进行长期深入的产研结合合作,所开发技术成功转化到必应搜索/广告/新闻、微软小娜、Visual Studio/VSCode、Azure 云服务等...
3月,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瀚作为“远见者”入选了2022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 4月,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谢幸和段楠一同获选了由 DeepTech 发起的“2022年中国智能计算科技创新人物”。 让我们祝贺这些计算机科学领域极具才华与创新精神的中坚力量!
2012 年,段楠在博士毕业后正式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方向以问答和自然语言理解为主。段楠与团队早期在多语言模型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并开发了微软内部首个多语言预训练模型 Unicoder [5],该技术此后落地到微软必应搜索引擎,支持全世界 100 种语言和 200 个地区的搜索和问答。2021 年 4 月,Unicoder 模型登上 XT...
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计算组资深首席研究员段楠表示。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语言多模态预训练基础模型、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码智能和机器推理等。 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与微软内部多个产品部门进行长期深入的产研结合合作,所开发技术成功转化到必应搜索/广告/新闻、微软小娜、Visual Studio/VSCode、Azure 云服务等...
“智能计算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更加突破性的进展,在诸多领域开创全新的应用场景,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微软亚洲研究院自然语言计算组资深首席研究员段楠表示。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语言多模态预训练基础模型、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码智能和机器推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