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语•甘露味# “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你死到哪儿去啊?我们都不知道。念佛的人,要下定决心。说你死到哪儿去?谁要问你,你说我死到极乐世界去。能去得了吗?你说能!为什么能呢?你说我念佛,佛经上佛就这么告诉我的。念佛就能生,念那些大乘经典,做好事,增加品位而已了。(梦老法语) 五台山梦参老和尚...
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予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以上经文摘录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汇集...
你只不过暂且保存一下而已,早晚都是别人的,实在没什么可得意的。 八,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 越是愚痴的人,越以为自己有智慧,但是你问他生从哪里来,死了以后要往哪里去,他都回答不上来,这算哪门子智慧呀?一个真正智慧的人,一定晓得生从何来,去往何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九,我哀...
菩提齐能证,声闻离一非。所知烦恼尽,空中无所依。常能作此理,正果定无疑。——傅大士 7. 禅河随浪静,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觉性,亡虑灭迷情。遍计虚分别,由来假立名。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傅大士 8.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
如果没有明眼善知识给我们清晰地点明,我们可能都是懵的,别说对他人的发心相状不了解,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发心的相状都是懵的,自欺欺人。所以净业行人发心、发愿的差别之相是很多的,如果不加以一一地指陈,那就难于选择,难于趣向。所以在这里,为现前大众“略而言之”,概略地去指陈,描述一下。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 - 善因善果于20
怎么会这样呢?正是因为,生死轮回长远得难以计算,以致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再多的福报都会被耗尽,不留一丝一毫。”“所以,大王!不要说:今天我作福已经功德圆满,你应当说: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为,都要趣向解脱,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但求能得到长远无量的安乐。”...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9,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