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巷史》共分十九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1885年—1944年日本租界时期武汉历史文化、生活娱乐、新闻报刊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再现了武汉当时的生活场景。尤其是“武汉报刊史”、“汉口烟花巷史”、“一元路回忆录”、“正金职员失踪事件”、“中山路变迁史”等章节。 喜欢读"武汉巷史"的人也喜欢 ··· 汉口五国...
由武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李故静女士翻译的内田佐和吉著《武汉巷史》,不久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因此就显得难能可贵。《武汉巷史》的作者内田佐和吉1918年来到武汉,日本投降后被遣返日本,在武汉生活近三十年,是个地道的武汉通。他的书尽管字里行间充斥为军国主义、日本开拓团以及日本侨民歌功颂德之...
《武汉文库:武汉巷史》为《武汉文库》“日译文献”辑的一种,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武汉为考察对象,内容主要包括“在汉口的日本侨民史”、“汉口街市变迁及汉口民俗”、“武汉新闻史”、“汉口花街史”这几个方面,虽然作者主观上是为配合日本侵华向日本人介绍武汉,但客观上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
当当鸿源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武汉巷史 [日]内田佐和吉 著;李故静 译 湖北人民出版社》。最新《武汉巷史 [日]内田佐和吉 著;李故静 译 湖北人民出版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武汉巷史 [日]内田佐和吉 著;李故静
长江边上的这条巷子,简直就是美食界的天堂。想象当年来往的商船、码头工人、外地务工者,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将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变成了武汉最炫的美食地标。从早餐到宵夜,从本地美食到外来小吃,户部巷俨然是一个美食大杂烩。如今的户部巷,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吃货的天堂,更是一个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
据《武汉地名志》(2009)记载: 三元里,位于江岸区中山大道下段北侧,南起新兴街,东至卢沟桥路,紧依京广铁路。主巷长400米,宽4米。原有三元南里、三元北里和三元后街。南里建于清末,北里和后街成于民国二年(1913),此后又在附近建成多条巷道,皆由“汉协盛”营造厂修建房屋后出租。营造厂老板沈跃臣取吉祥之义,...
来到武汉旅行,怎么不能怎么能不来户部巷走一圈。户部巷是一条只有150米长的老街,但是这里却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听说在这里的许多摊位数十年经久不衰。户部巷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就在黄鹤楼北边,从黄鹤楼出来之后,步行5分钟便来到了户部巷。这里形成于明代,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户部巷。在武汉,他们吃...
在武汉,有一条古老的小巷,它的名字叫做户部巷。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巷。然而,如今这里早餐的食客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户部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这里曾经是官府的所在地,因此得名于“户部衙门”的邻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条繁华的小吃街,吸引了众多的武汉...
《武汉巷史》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内田佐和吉。《武汉巷史》共分十九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1885年—1944年日本租界时期武汉历史文化、生活娱乐、新闻报刊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再现了武汉当时的生活场景。尤其是“武汉报刊史”、“汉口烟花巷史”、“一元路回忆录”、“正金职员失踪事件”、“中山路变迁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