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西山》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谪居黄冈,游历武昌西山时所感。诗中运用借景抒情、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邓公圣求的深切怀念。语言朴素感人,饱含深情,历来广为传颂。作品原文 嘉祐中,翰林学士丞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
《武昌西山(并叙)》是宋朝苏轼的诗词之一。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
一首 《武昌西山》诗全文: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
令人遗憾的是,留存至今的苏东坡诗文集里未见《武昌西山》诗作的下文,人们对此只能臆测猜想。二 元祐二年(1087年)二月,苏东坡与同僚会饮范百禄子功侍郎宅,应苏辙的姻亲、江陵人岑象求之请,苏东坡乘着酒兴书写《武昌西山》诗相赠。岑象求喜得苏东坡《武昌西山》诗墨迹,为彰显墨宝的获得因缘,故题跋其后,...
苏轼书《武昌西山诗帖》 苏轼书《武昌西山诗帖》 《武昌西山》诗全文: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
武昌西山:因在武昌西,故名,又名樊山。漫郎:指元结。《新唐书·元结传》载元结《自释》文曰:“河南,元氏望也。结,元子名也。次山,结字也。世业载国史,世系在家谍。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故以元子为称。天下兵兴,逃乱入猗玗洞,始称猗玗子。后家瀼滨,乃自称浪士。及有官,人以为浪者...
武昌西山,并叙(宋·苏轼) 释义 武昌西山,并叙(宋·苏轼) 押灰韵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洼尊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
这首诗真是太震撼了!通过描绘登上武昌西山绝顶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意气风发的豪情。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高山之巅,与长风共舞。✨写作手法:1. 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登上山顶后的豪情壮志,不拐弯抹角,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澎湃激情。 2.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壶觞飞鸟...
苏轼行书拓本《武昌西山赠邓圣求一首》,来源: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卷十。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
武昌西山 作者:苏轼朝代:宋 【诗词】: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