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回溯至北魏时期,公元398年,北魏皇朝迁都平城,武州山便悄然成为了连接过往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在文成帝的慧眼识珠与昙曜法师的精心策划下,这里成为了孕育石窟艺术的圣地。历经约一个半世纪,从北魏到隋唐,工匠们以超凡的技艺,在武州山的怀抱中雕琢出了45个主要洞窟、252个窟龛,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59000余尊石雕造...
历史知识> 武州山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二十里。即今著名的云冈石窟所在地。《魏书·高祖孝文帝纪》:太和四年(480)、六年、七年幸武州山石窟寺,并即此。 武州山相关 员半千 员外将军 员外散骑侍郎 员外散骑常侍 听记 听请 听敕 听雨丛谈 吻兽
武州山的石质是侏罗纪时代的砂岩,主要成分是长石与石英,开凿雕刻相对容易。七、在石窟选址中,朝向也是不容忽视的 开凿石窟最好选在东向或南向,在武州山上雕刻的大部分石窟窟门、明窗均朝南。您在第5窟附属洞窟之上,也可看到一些中小型洞窟,它们则是东向的。八、选址于武州山与拓跋鲜卑的民族传统有关 拓...
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石窟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时代,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世界遗产#摩崖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古迹#文化旅游 19
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灵岩寺、石佛寺,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
🚶♂️穿越千年,来到武州山石窟,仿佛能听到拓跋鲜卑的呼喊,感受到他们“国祚永康,十方归伏”的雄心壮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江山代有才人出,但那些曾经的辉煌与梦想,却被刻在了这坚硬的岩石之中。🗿佛像历经风雨,凝视着世间变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今的我们,只能从这些古迹...
武州山,又称武州塞、武周山,在大同市西面,著名的云冈石窟在其南麓。山脚下,被金太宗南移的武州川自西向东淙淙流过。 山的东北方,天地交会。极目处,是辽阔浩瀚的大兴安岭,拓跋鲜卑的发祥之地。他们从古称大鲜卑山的嘎仙洞一路走来,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民族迁徙。公元1世纪上半叶,传说中的拓跋首领推寅率众“南...
文成帝拓跋濬时期,昙曜选择在武州山开凿石窟,创造了著名的“昙曜五窟”,为云冈石窟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佛像风格:云冈石窟的佛像风格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佛像呈现出印度风格,粗犷而有力。随着时间推移,佛像逐渐融入了中国元素,服装也逐渐演变为褒衣博带式。
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代,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郦道元《水经注》描述其盛况云:“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L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官方的微博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