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四郡,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个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是 汉唐时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范围大致包括今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后,西汉在河西走廊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因地处黄河上...
到南北朝后期,汉代武威郡之地已被细分为武威、武兴、武安、昌松、魏安等郡。此时的武威郡仅包括姑臧附近的地区,而其上级区划“凉州”则大致对应汉代“张掖、武威、金城”3个郡的范围。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天下诸郡,大业初又改凉州为武威郡。唐武德初复为凉州,天宝初再改武威郡,乾元初仍改为凉州。此后武威郡...
西汉时期,河西四郡从东到西依次为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共辖三十五个县。在减去二三十万迁移到内地的匈奴各部之后,新增自中原迁入的人口为71270户,合计280211人。西汉时期的武威郡位于原休屠王的势力范围内,地处石羊河流域。为了展示汉朝的军事成就与威严,特意将其命名为武威。武威郡的首府为姑臧(...
按照历史地理学来看:中古时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黄河西岸所有地区,具体分别为:白银市景泰县、白银市平川区、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市会宁县部分、兰州新区、宁夏中卫市、吴忠市部分、兰州市皋兰县、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县部分、青海省门源县、青海东部诸县,内蒙古阿拉右旗、内蒙古阿拉左旗、内...
是汉武帝开辟的河西四郡之一。在此之前,武威境内已有匈奴人建的休屠和姑臧两座小城。休屠城位于今武威城北 60 里处的三岔堡,那里曾是匈奴休屠王的宫殿所在。而姑臧城则坐落于当下武威城的位置,匈奴虽为游牧民族,却也深谙商贸之利。彼时,他们极度渴求汉族丰富多样的生活、生产用品,像是精美陶器、坚韧铁器以及华丽...
📜西汉时期的武威郡,下设了多个行政机构,包括凉州刺史治所、武威太守、护羌校尉、西域都护府等。此外,还有张掖属国都尉、武威都尉、北部都尉和主骑尉等四大都尉,这些机构共同辅助武威太守和凉州刺史。📍关于张掖属国的具体位置,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就是汉代的武威郡张掖县,也就是简牍中提到的“小张掖”。清朝官修...
西汉河西四郡从东往西依次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敦煌郡,合计领三十五个县,减去二三十万内迁的匈奴诸部,增加从中原迁入的人口,有71270户,280211人。西汉武威郡在原休屠王势力范围,地处石羊河流域。为彰显汉朝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武威郡首府姑臧(今武威凉州区),领十县,有17581户,76419人。武威郡...
武威郡就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它隶属于凉州刺史部,管辖姑臧、媪围、武威、休屠、揟次、鸾鸟、扑擐、苍松、宣威、张掖等10县,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是它的治所。🕰️时间来到新朝初始元年(公元前8年),新朝皇帝王莽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他改凉州为雍州,武威郡(张掖郡)统辖姑臧、张掖、媪围(景泰县...
武威郡,今甘肃省武威市,西汉时始置,隶属凉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政府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在河西走廊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历代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丝绸之路”西段的要隘,中外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