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自然风光旖旎,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难以攀登。据说,有一位茶农驯养了一只聪明的猴子,这只猴子通晓人性,经过训练后能够理解人的指令,胜任采茶任务。茶农让猴子穿上红衣,登上悬崖,采下芽叶,制成香茗,因此得名“大红袍”。 🌱 稀有与珍贵的秘密 历史上,大红袍的数量极为有限,被公认的大红袍仅限于九...
武夷大红袍称得上中国名茶中的极品。享有"茶中状元",“岩茶之王”,"武夷茶王"的美称。武夷大红袍特点: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饮后口齿留香,有明显的“岩韵”特点。正宗的武夷大红袍茶树为千年古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悬崖峭壁上,现今仅存6棵,因此产量非常少,被视为稀世珍宝。《一》武夷大红袍的故事一 据传在古...
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使其代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都是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
2006年6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茶类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为首批12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授牌; 2006年10月,国庆期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王府井、马连道举办以“浪漫武夷 风...
大红袍母树,仅有6株,历经340余年的风雨,被誉为“茶中之王”。它们生长在岩腰上,环境得天独厚,茶叶香气独特,回味无穷,甚至传说有神奇的药效。关于“大红袍”的民间故事版本众多,源远流长。相传古时,有一位穷秀才在赴京赶考途中,因病倒在了武夷山。幸运的是,天心庙的老方丈发现了他,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秀才的...
🌟 武夷山,这座被誉为“茶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茶叶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其中,大红袍景区更是武夷山的瑰宝,这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丰富的茶叶品种。🌳 大红袍树的故事 传说中,一位赴京赶考的考生在疲惫不堪时,偶然发现了这株大红袍树,它那独特的香气让他精神一振。后来,这位考生高中状元...
将军令大红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公元1730年,晋商开拓万里茶道,将军令顺势而生,大红袍风靡欧洲。将军令大红袍,万里茶道源点茗茶。品牌立业于武夷山下梅村,其辉煌茶产业,要从充满传奇故事的万里茶路第一站——下梅村说起。 △万里茶路第一站的武夷山下梅村 ...
“大红袍”自古是武夷岩茶至尊,现在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也是武夷山的第二张名片.但因为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大红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招引着人们去苦苦探寻和考证.但大都没有结果,仍然停留在民间说法和神话传奇的层面.关于武夷山大红袍名字的来历小编整理了一下几点,仅供参考。
相传,在明代中叶,有一位名叫林宽的穷书生。林宽是一个热爱茶文化的人,因此特别向往武夷山,梦想有一天能够品尝到那里的名茶。有一天,林宽到武夷山游玩,遇到了几位茶农,他向他们求教如何鉴定好茶。茶农带着他来到天心岩上的大红袍茶树前,指着茶叶对林宽说:“只要做出能用口鉴定的好茶,就是好茶...
大红袍母树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母树共有六株,分为三个品种:雀舌、奇丹和北斗。2005年,在第七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的大红袍母树茶叶以20.8万元的高价被拍卖。为了保护大红袍母树,从2006年开始,政府决定对母树实行“停采养护”,最后一次采制的茶叶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